精舍一大早

0觀看次
A- A+

撰文/陳美羿;攝影/白崑廷

一大早,精舍就來了好多「家人」。

慈院醫師張群明和宗教處職工施雅竹夫妻,抱了三個月的寶寶張恆瑞要來見上人。惇師父抱著小貝比,摸摸肉肉的他說:「應該要去參加『健康挑戰二十一』了(可以減肥)。」

來自德州休士頓的紀乃容說:「肥肥的嬰兒,英文有個字叫做『小肉球』(Small meatballs)。」

大家一邊逗著,一邊拍照。上人出來了,張醫師抱著娃娃敬見「師公」。

娃娃一臉「嚴肅」的模樣,上人忍不住笑道:「嗯!老僧入定!」

上人給娃娃祝福,張醫師說:「長大要給師公當『拐杖』喔!」因為有很多小朋友都喜歡靠近上人,他們的肩膀正好讓上人扶著,當作拐杖。

「很多小菩薩都長得好快呀,一段時間不見,就長高了。」上人曾經感嘆說道:「『拐杖』也高到我要抬起手臂來了。」

祝福小寶貝張恆瑞,健康長大,來給師公當「拐杖」。


阿根廷返台定居的黃金子(慈志)師姊,今天一早也在先生及志工們的陪伴下,帶著女兒王瑞琳來見上人。

黃金子曾任阿根廷聯絡處的負責人,2003年返台,就在花蓮定居。她和先生每天都到靜思堂擔任導覽志工,上人勉勵他們:「把我們的『家』顧好!」

他們夫妻謹遵師命,在靜思堂接待各界來賓,詳細解說慈濟故事。是最稱職的志工,也是最快樂的志工。

五十九年次的女兒王瑞琳,八歲就跟父母、哥哥、妹妹移民阿根廷,如今國語只會聽、講;無法讀、寫。

1992 年慈濟在阿根廷成立聯絡處,王瑞琳跟著父母做慈濟,探訪孤兒院、老人院、發放……見苦知福。

九年前,王瑞琳和朋友在市區開了一家素食餐廳,融合中西式口味,當地人都非常接受。王瑞琳說:「每到中午,幾乎有四、五百人來用餐。」

不料2020年六月的一次健檢,醫生告訴她,甲狀腺和肺部要追蹤。十月份王瑞琳傳了檢查報告給媽媽,請媽媽轉交給她的同學——花蓮慈院胸腔科的林智斌醫師。

「瑞琳!趕快回來!」林智斌發現情況不妙,告知黃金子夫婦,催促王瑞琳快回台灣。

雖然擁有阿根廷醫療保險的王瑞琳,還是收拾行囊,立刻回到台灣來。

確診是肺腺癌。王瑞琳開始進行化療,期間也接受中醫治療。父母悉心照顧,陪伴愛女抵抗病魔,希望快快康復。

2021年,黃金子建議女兒參加見習培訓,鼓勵她以願力扭轉業力。孝順的王瑞琳聽從母親的話,每一次的上課,都克服萬難,堅持到底。

又將是「新年頭、舊年尾」的慈濟歲末祝福,以及上人的授證典禮。

「女兒今年要圓滿榮董,以及授證委員。」黃金子等一行人頂禮上人後,向上人報告。

上人得知王瑞琳的狀況之後,祝福她,並說:「生病要靠自己,要聽醫生的話,配合治療。」

一旁的德惇師父說:「女兒很堅強、很自在;反而是媽媽很操心。」

上人聽了,對王瑞琳囑咐:「要讓媽媽安心!」

王瑞琳點頭稱是。

在父母及法親家人的陪伴下,王瑞琳拜別上人。不久之後,她與父母的「血緣」將更昇華成為「法緣」。

祝福王瑞琳一家人,以及所有的慈濟家人!(2021.10.24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