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陳春來(惟崧);攝影/陳春來、葉錦池、梁安順
受到「新冠」疫情影響,幾乎讓所有的志工勤務都停擺,終於等到疫情趨緩,志工的腳步逐漸恢復,期盼已久的花蓮防疫志工勤務,終於可以成行。
2021年10月8日一大清早,準備好日常行李,帶著無比幸福的喜悅,整裝出發前往花蓮擔任第一梯防疫志工。來到了花蓮靜思精舍,已是下午十二點三十五分,熱情的宗教處廖金華師姊為志工們準備了午齋,看到彰化區的志工也回來精舍出坡,大家都滿心歡喜地珍惜這次難得的相會。
下午開始就與臺中的菩薩們學習,熱心的林豐次和朱師兄,一一列舉詳細解說著準備交接事宜,防疫志工服務流程包含:每日清晨三點五十分早起梳洗、著裝,四點十分整隊,準備入感恩堂做早課、六點十分入座餐廳用早齋......
六點半一到,早已備好的消毒噴霧車,須從第一站先從內(治療室)清消到外圍(簡報室)。七點準時入座主堂參加志工早會,直到師父開示後,向師父問訊,志工們起身為任務開始忙碌。
臺中區的防疫志工叮嚀著:「人文講堂內如遇開會或上課就暫緩消毒的動作,餐廳內清消需先關閉窗戶、門窗,挑菜區,外面環保區、師父用的淨房等。」
八點四十分左右,大殿內、外圍和中庭以及知客室,若恰好有客人造訪,就先暫緩清消,可先從樓下感恩堂開始(清消間隔約三天一次)。身心寬暢後,隨即做主堂內紫外線照射消毒(左右兩側各三十分鐘,這時可以下樓做感恩堂同步進行工作。)用完午齋,一點半整準時進入主堂參加祈禱後,開始準備清消餐廳(先關閉所有門、窗)接著做餐廳外菩提區(門窗也要先關閉)。
葉錦池師兄(上圖)與初次參與花蓮防疫志工的陳春來師兄(下圖),以次氯酸水噴霧機消毒知客室及齋堂,齋堂一天共要消毒三次。
享用完知客室師父貼心準備的點心後,便開始協助師父們出坡,體驗農禪生活直到下午五點鐘。藥石時間(晚餐)約莫晚間六點半,要將知客室完成清消,最後才是餐廳的清消工作。
以上,看似容易的防疫工作,還是需要視天氣情況做微調,每日清消前,必須檢查噴霧車的水量、適量加水,打開控制閥,水箱內要有半箱的水量,噴霧才能擴散出來......秉持誠正信實與正信、正念,為了精舍家人的健康,身為防疫人員一點細節也不敢馬虎。
經過了三天的學習及請益之後,10月11日就由彰化區的志工親自操作上線,雖然剛開始時,還是需要再摸索,當熟悉之後也漸漸地覺得上手。
防疫志工於精舍大殿旁的會客室茶亭處執勤,為進入精舍的會眾量體溫、噴酒精,以及實名制登記資料。
感恩所有的好因緣,讓我能夠參與本次防疫志工,在此也要很虔誠地感恩「圓規」颱風,除了10月11日開始到10月13日,花蓮地區連續三天,小雨、大雨下不停以外,並沒有帶來太大的影響,最重要的是防疫工作,依然如常順利的運作。
想起精舍師父們貼心的叮嚀,時時刻刻關懷防疫志工的生活起居,教人不感動、不感恩也難,此時,我深切明白來到了花蓮,感受花蓮的土真的很黏,會將所有的人黏在一起,讓人來了,真的不想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