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黃芳文(慈葦);圖/吳碧華
下過雨的精舍午後,感覺有著一絲絲的寒意,但是,這股涼意馬上被來自台南區安平聯區志工的「見師熱情」溫暖了起來。
安平區的志工回到精舍來出坡協助採收月亮玫瑰,以及向上人報告新春祈福活動內容─「內場感恩祝福,外場入群接引」。
志工出坡採收玫瑰各有不同的體悟,其中一位師兄很率真的說道,在採玫瑰時常被刺到,不時傳來男眾師兄哇哇叫的聲音。師兄自認是因為不夠用心所致,反觀常住師父就很熟練,不會被刺到。
為此,上人開示說道,志工回來精舍,只是一天的勞作,但是常住師父是日復一日,不怕刺也不怕痛,為的就是自食其力,一心修行。
「我們平時要有感覺,但不要有反應;清楚痛,但要堪忍!」
「剎那的感受,要有長期的警惕。」
當下聽到上人開示的這一段話時,心被撼動了!
自己是個不太會說話的人,所以,當逆境來時不太會有反應,在別人看來,都覺得我的修養很好。但是,只有自己最清楚,外表沒有反應,並不代表已經學會了堪忍功夫,其實,內心的波濤洶湧反而讓心更痛啊!
人與人之間相處為什麼會有爭執、誤會或是不愉快,不就是因為當下的反應太快或是過度了嗎?!有時別人輕輕的說,我們自己硬是要把它「加重感覺」,做出過度的反應,不但自己受傷,也與對方結下了惡緣,甚至有時還會一時的衝動,而做出後悔莫及的事。
記得在2000年時,因為一個掃地的動作,引起了全身神經痛,感覺到每個呼吸都在疼痛中,當下的念頭是「怨恨」的,只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事,沒有害過人,為什麼要受這樣的懲罰?但是,當靜下心來思考因緣果報,就能清楚痛的源頭,懺悔心生起來,就能甘願接受痛,產生堪忍的力量,進而發願行菩薩道。
身體的疼痛,隨著時日可能很快就會忘記,但是,心理的痛若是沒有適時地用法水來洗滌的話,卻很容易隨著時日而加劇。因此,我們要謹記上人的叮嚀──把握時間日日聞法,有聽有覺,就能有所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