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林秀女(清水);攝影/吳碧華
一九八九年我搭上開往花蓮的慈濟列車,原以為那是要去觀光渡假的,沒想到卻是我的一趟心靈之旅。記得車上有好多慈濟志工,個個都很親和地為大家服務。當時的我情緒低落、沮喪,也不清楚這是什麼團體,更不知道他們都在做些什麼,但遇見這一群快樂志工,我便開始嚮往,尤其聽她們介紹慈濟志業的點點滴滴,再聆聽到上人溫言柔語的法,更加篤定這就是我想要走的路。
未進慈濟以前,我就像井底之蛙,見不著外面的陽光,生活在暗淡無光的角落。我不知道這一生的命運,早在上輩子就寫好了劇本,而上輩子所造的業要今生來還;儘管人生過得多麼不如意,還是要坦然去接受與面對,當知那就是所謂的因緣果報。
記得當時上人對大眾開示:「甘願做,歡喜受,甘願還,業就消。」那一番話就像對著我說的。從朝山禮拜三步一拜懺悔往昔所造業,再聽到上人的法語,心中的無明煩惱頓時開解了,當下即發願要緊緊追隨上人和慈濟人的腳步一起走入人群去付出。
學習改變自己,才能夠影響別人。心靈之旅返家後,我開始學習從身語意改變起,凡事都往好的方向想。家中先生看到我的態度改變,又看到慈濟團體的美而受感動,甚至早先一步接受上人祝福成為慈誠隊的一員。
那一趟花蓮尋根之旅受益良多,回到社區我便開始積極參與勸募工作。除國際賑災外,慈濟志業中的訪視、醫療、教育、人文都有參與,尤其是在人文真善美付出更多。
進入這個區塊,了解到一位人文真善美人才的培育不易,所以從一加入就先自我嘗試體驗各項工作,從寫文章、拍照、錄影到剪輯樣樣都學,從實做中深刻了解到上人所說的「用心就是專業,有心就不難。」
就像握著一支揮灑生命的彩筆,我走入許多菩薩的生命歷程,感受到人人都是一部部的藏經;我同時也陪伴許多志工,希望人人都是人文真善美,一起為時代作見證,為慈濟寫歷史,為菩薩留藏經,將慈濟歷史開拓得更寬更遠,讓文史流芳傳千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