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撰文/陳美羿;攝影/羅景譽、陳美羿、陳美珠、周明山)
委員號45號的老三師姊胡玉珠(第一排中),在女兒(右)的陪伴下來參加這場浴佛,並帶領大眾一起誦唸「祈福文」,祈願國泰民安。
車子從新生北路直直向北開去,彎進一條靜巷,秀蘭說:「對了!就是這裡!」這裡——是慈濟世界人人皆知的「老三師姊」的家。
我和秀蘭、寶瑛搭電梯上了七樓,滿頭銀髮的老三師姊笑臉盈盈,開門迎接,外籍的幫傭女孩端上水果。暑氣蒸騰的初秋,在頂樓的住家卻感覺相當清涼,讓人舒服無比。
秀蘭和寶瑛過去都是慈濟委員編組第三組的組員,組長正是老三師姊,所以她們都很熟。尤其是秀蘭,和老三師姊相差二十歲,幾乎把她當媽媽一樣孝順。
「這是梨山的水蜜桃,這是東方美人茶……」秀蘭把帶來的禮物一一細數,像個回娘家的女兒。
年近九十的老三師姊,原來住在關渡附近的楓丹白露社區,在先生過世後,就搬到台北市租屋,對門是許瓊心師姊,兩人可以互相照顧。女兒也住在附近,經常回來陪伴母親。
「我和瓊心常結伴去針灸、按摩……」老三師姊說。看她耳聰目明,手腳俐落,身體相當健朗,令人欣慰。
老三師姊名叫胡玉珠,年輕時和陳美珠、楊玉雪(兩人是親姊妹)合開藝品行。在慧日講堂遇見李水玉(靜銘)師姊,跟她們三人介紹慈濟。一九七三年(民國六十二年)三位結拜姊妹皈依上人,委員號分別是四十三、四十四、四十五。
右起:胡玉珠(靜緣、老三師姊)、陳美珠(慈蓮、老大師姊)年輕時合作經營藝品店。
李水玉乃是透過花蓮好友李時認識慈濟,她把身邊知己陸續接引進入,陳美珠等三姊妹加入後,人稱老大、老二、老三師姊;而李水玉更上一層樓,稱為「超大師姊」。
老三師姊為了上人去學開車,成為早年上人到台北時的專屬司機。
一九七八年九月,上人首次到樂生療養院,棲蓮精舍念佛會會長金義楨向上人請命,整修朝陽社,好讓生活無法自理的院友遷住於此,方便照顧。
上人當場責成老三師姊負責,跟樂生療養院合作,將破舊的朝陽社屋頂修好、加裝紗窗、鋪好地板、改裝馬桶…
嗣後有二十四位中風、失明、截肢……的院友搬來朝陽社,上人交代,找四位年輕的、較健康、手腳好的院友當看護工,照顧失能的院友菩薩們。
當年政府給院友的生活費一個月是一千兩百五十元;慈濟給看護工的工資是每月兩千五百元,等於是生活費的兩倍。四個看護工,每月就是一萬元。上人還特別給朝陽社每個月五千元的加菜金,所以慈濟每個月給樂生的金額是一萬五千元。
「當年沒有千元大鈔,一萬五千元的百元鈔是厚厚的一疊。」金義楨會長曾說:「老三師姊每個月都親自把錢送過來,還對我們噓寒問暖,關懷備至。」
左至右:楊玉雪(台北老二師姊,慈妙)、陳美珠(台北老大師姊,慈蓮)、胡玉珠(台北老三師姊,靜緣)合影。
將近五十年過去了,如今超大師姊、老大師姊、老二師姊都已過世。
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。慈濟這個大家庭,能看到「老三師姊」這位「寶」很健康、很開朗,我們真是幸福啊!
(2020.8.1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