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.靜 淇
九月「全球精進日」港區慈濟人邀我在清水靜思堂,以《大地之母》這首歌分享「法傳唱」時,思緒回到二○○六年,為第一幅在豐原靜思堂的「大地之母」佛陀畫像創作歌詞之際,腦中瞬間閃過我的母親、我的童年、我的故鄉,以及我們的上人。
豐原靜思堂於2005年落成啟用,「大地之母」是上人送給豐原弟子的一份大禮,由唐小禾、唐暉等五位藝術大師歷時近二個月完成。(圖片來源/花蓮本會)
《大地之母》由知名音樂人季海山先生譜曲,其悲壯優美又充滿正能量的旋律,將上人如母疼子的愛,以及堅強剛毅、忍辱負重的生命力展現無遺。而隨著殷正洋師兄純淨悠揚的歌聲,依稀中,我回到童年,回到生我養我的故鄉台南後壁,回到精舍,回到我心靈的故鄉。
母親去世已四十多年了,思及她的音容仍會感傷;而童年及故鄉的記憶,也是縈繞心頭。
大地有能藏,能載,能生的功能,就像我們的母親,能讓萬物生存成長。(攝影/黃宗保)
五O年代的童年時光,整日嬉戲在綠野平疇的嘉南平原上,遠眺白河、東山一帶的枕頭山,尤其當夕陽西下,家家戶戶煙囪炊煙裊裊的景象,一直是我七十幾年來,烙印最深的記憶。而務農的祖先留給我們的家訓就是「守好這片土地,這是全家賴以為生的命脈,土地是我們的母親。」也因此,從小就比同齡玩伴多了一分敬愛天地、疼惜山川的悲憫心,直到為人母,也一樣將此家訓教育我的子女。
進入慈濟,深受證嚴上人「慈心無悔,悲心無怨,喜心無憂,捨心無求」的精神感動,從此根植慈濟近半世紀,不敢稍有怠惰,如同遵循「守好這片土地,這是全家賴以為生的命脈,土地是我們的母親」的家訓。
進入慈濟,深受證嚴上人的精神感動,從此根植慈濟近半世紀,不敢稍有怠惰。(攝影/陳靜惠)
當年,創作《大地之母》歌詞時,在「我的母親、我的童年、我的故鄉」的情感中,直接想到的就是上人,他以天下為家,將大愛跨越國籍、種族、宗教,視眾生如子的慈母心,還有那屹立不搖的身形,恍然大悟「他就是大地的母親啊!」因而含著眼淚寫下「你用慈心承載人間的悲喜,你用悲願擁抱蒼生的苦難,你用喜樂散播菩提的種籽,你用大捨無怨無求的耕耘。」
回眸慈濟行願即將一甲子,慈心、悲願、喜樂、大捨的《大地之母》,教示以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體現事理通達的四無量心,還融入「時間,空間,人間」的哲理,也是信、願、行的實踐。
上人的慈心、悲願、喜樂、大捨如《大地之母》,承載人間的悲喜,擁抱蒼生的苦難,散播菩提的種籽,無怨無求的耕耘。(圖片來源:花蓮本會)
人間菩薩都在五度中,只是最後一道門----「智慧門」未開,上人說「信為道源功德母」,要開啓智慧門,必須深心信解,無有疑惑。做到「能持諸善無有疑」,才能圓滿六度,這是需要長「時間」的堅持。
記得上人也曾期勉靜思弟子要有靜寂清澄的心境,心無一物。以四弘誓願作為努力的方向,因為願力廣大橫遍,豎直深遠,所以「空間」沒有定時,無法定向,無量無邊際。
而上人天天殷切的叮嚀,無不都是在引導人人,秉持佛心師志,「人間」菩薩行,見苦知福,藉由外面的塵境,啟發我們的智慧,轉識成智,將人間美善與法雨普潤眾生心田。
十八年後的今天,緣於「法傳唱」,在「時間,空間,人間」,聆聽《大地之母》,還是感恩。感恩上人「在我徬徨茫然時候,你引導我生命的開展。在我心性飄泊時候,你開啟我慧命的亮光......」
後記:
《大地之母》由靜思人文於2006年收錄在《如蓮心願》CD中,並於當年10月再版。2015年,由台中人文真善美志工張廷旭師兄加上影像影音連結--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ac_rrKr7w8yHuPD4T2S4j3fxs8BeyccO/view?usp=shar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