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觀看次
A- A+

文.麥靜瑩

中秋節前夕,準時下班後,我歸心似箭地趕到捷運站,準備搭乘一票難求的火車返回花蓮靜思精舍。

當火車一路穿越城市及田野,山脈與河谷,窗外偶爾一片烏漆抹黑,偶爾燈光點點,我感受著車行的搖晃,那種回家的感覺格外溫馨。

火車一路穿越城市及田野,感受著車行的搖晃,那種回家的感覺格外溫馨。(攝影/麥靜瑩)

11年前,我回到精舍,懷抱著對修行之路的憧憬及使命,希望透過修行的心,在志業體承擔與學習。在這11年內,感恩有機會在不同的單位歷練,但萬萬沒想到,命運有時會帶來未曾預料的轉折。

2021年,我再次一個人出發,這次從花蓮前往臺北,投入從未想過的醫療資訊。這份工作既陌生又充滿挑戰,讓我一度感到迷茫,不確定自己是否做出對的決定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漸漸地發現,無論是修行還是工作,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不同。每一次系統的優化,每一項專案的處理,都蘊藏著師父教我的智慧:「縮小自己、福田用心耕、用心就是專業」。

精舍的寧靜、穩重和安定,與臺北的繁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(攝影/周幸弘)

這四年來,臺北與花蓮之間的往返,像是一條不曾消失的「臍帶」,牽引著我。這段兩小時的路程雖已變得熟悉,但每次回家的感覺都不一樣。臺北的繁忙與壓力,與每次回到精舍的寧靜、穩重和安定,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在精舍,我彷彿可以暫時卸下肩上的責任,在常住師父與清修家人滿滿的愛與關心下,重新充電。

窗外的月光皎潔,在中秋團圓的日子裡,來自海外的人醫菩薩們也回到花蓮與上人團聚。

當火車進入花蓮站,走出車站的我,深吸一口氣,此刻回到的不僅僅是家,更是外出遊子終於找到的心靈歸宿。那一刻,夜空中的月亮,好像更大更亮了!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