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見那一抹「青」

0觀看次
A- A+

圖文.朱恆民(慈濟南非分會執行長)

透過參與慈濟活動,讓慈青們懂得自我未來的價值。

於海外幹訓和全球慈青分享宋代的「汝窯」時,袁亞棋說孩子們聽不懂。

或許吧,但我並不期待慈青們懂得汝窯的藝術,我所期待的,是慈青們懂自己未來的價值。

「雨過天青雲破處,這般顏色做將來。」

汝窯瓷器的價值在於它的稀少,更在於它那一抹高雅的「天青」色。汝窯燒造天青瓷,且更有創新;釉中有瑪瑙末,瑩潤肥厚,顏色變化極多,足以與此詩中的「天青」相配。

與色彩多元的唐三彩相比,汝窯瓷器彷彿武俠小說中的高手,看似普通不起眼,但一出手便打遍天下無敵手,開創了宋朝的極簡美學。

慈青經過時間的淬煉,將會是引領世代的顏色,也是慈濟未來珍貴的價值。

我以汝窯比喻慈青,是因為慈青有如大雨過後,烏雲散去,天空中透出的純淨無染,就像汝窯所呈現出的天青色。

「這般顏色做將來」,慈青雖然現在年輕不起眼,但經過時間的淬煉,存留下來的會更顯珍貴,並撐起那一片天。而這一抹青,將是引領世代的顏色,也是慈濟未來珍貴的價值。

臺中經藏演繹令我感動,那股力量,那股氣,既強又扎實。雖然我已受證委員許多年,但我內心深處,依然保有那一抹青色,從未因時間而變質,因為我們是慈青的菩薩,必須傳承慈濟歷史的腳步。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