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30310法喜自在度眾生
Inspiring All to Give with Wisdom
捨得自在富中富
造福增慧淨人心
法華經髓無量義
力行度眾續傳承
過去師父認為,有錢的人要「捨」,很困難;因為捨少難看,捨多不捨。但在慈濟團體中,卻經常可以看到「富中之富」,這就叫做「智慧」。
就如臺中慈濟人醫會紀邦杰醫師,他將一棟位在黃金地段的「三角窗」房子提供給慈濟,讓志工在那裡學習烘焙、做麵包,從不會學到會,用這個法來接引人間菩薩。
試想,那棟房子如果出租,一個月可以增加多少收入?但他卻為了接引菩薩,不僅出錢造福,還要傳功夫給他們,讓大家從中做得歡喜、增長智慧,法喜充滿。
師父每年發願「淨化人心,祥和社會」,人間菩薩道需要人與人之間相互帶動,邀大家出力做好事、讓大家歡喜,這就是「淨化人心」,也叫做「弘法」。
感恩紀醫師這幾十年來,接引許多社區民眾共同來成就人間菩薩道的大志業,天底下需要我們去做的事情這麼多,師父什麼都沒有,總是只要有因緣接觸到,需要我們去幫助的「緣」,就有各位作為師父的助力去付出——造福人間、拔除人生苦難,你們都做到了,感恩啊!
不過,話再說回來,你們幫助師父去做救人的事情,功德歸哪裡?歸自己,己修己得。
你們做多少的付出,不是給師父,而是歸自己——付出以後,自己會覺得能夠救人很安心,心靈輕安自在,這就叫做「法喜」。
師父雖是隨喜,也有功德——大家集中力量給我去幫助苦難人,我是沾邊功德。
「傳承」不是放掉,而是承擔
因緣就叫做「法輪」。師父已經到了這個年齡,有責任要告訴大家,我們要認真盤點過去所做的。但是,用心整理過去,現在的也不要讓它漏掉,因為任何一項慈濟事都是很有價值的歷史。
當然,我們還要再接引新人,這就是「傳承」。你們要聽清楚,所謂的「傳承」,不是有人來接,我就放掉了;而是有人來接,我為了要培養人才,就要承擔更多——因為想要接引更多人,就要能夠滿足對方所需要,而這個滿足就是「法」。
大家知不知道,你們在慈濟所做的,都是「法」呢?不是盲目的做,那叫做「瞎忙」,而是要發揮智慧的「良能」——與知識的「功能」不同,智慧的良能就是精髓的精髓;以佛法為例,《法華經》的髓就是《無量義經》,那就是我們現在社會所需要的精髓教育,所以我們要認真去體會法。
經典中的文字,其實每一個字我們都讀懂了,當中的意思也都了解了,但是若沒應用、沒有心得,「法」就不是我們的。
用,就是身體力行,知道法要如何做、如何度眾生。
就如,有些人心門打不開,經常哭哭啼啼,慈濟人走進他們的家門,聽他們吐心聲、應病下心藥——心藥,用「法」醫,這就是《無量義經》云:「 醫王,大醫王,分別病相,曉了藥性,隨病授藥,令眾樂服。」所以,法都是應人間所需要而使用。
最重要的是,時間一直過——無論是過去的「時間」,或是現在我們要「說」的「時間」、我們要「做」的「時間」,都要把握。
還要把握「空間」——隨時入地,將我們的愛鋪在居住地,把握現在、建立未來,拉長情、擴大愛,積極菩薩招生。請大家多用心。
(整理/洪淑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