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欲造福法入行

0觀看次
A- A+

 

繪圖/黃逸樵


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20230127少欲造福法入行
Taming Our Mind and Quelling Disasters Through Goodness

無明聚業引災禍
為善積極轉惡緣
少欲造福淨人心
柔和忍辱法入行

國際間的戰事衝突間接造成經濟波動,也形成了世間的災難。天下發生了許多大事,我一直想利用時間向各位說,卻總是趕不上天災人禍發生的速度!在來不及訴說的話題中,包括大自然的氣候變遷。

善惡拔河,造善業化解共業

全球各地都有乾旱、土石流的現象,有的地方瞬間暴雨,一整個月或是一整年的雨量一次下完,使得人們不及防範,大水一來便形成大災難,無從逃避。

極端氣候背後形成的原因,其實是人為因素的破壞,隨著人口的增加,人類不斷擴大建設,不惜將溪床填平用來蓋房子,既搶光陸地也占據河道,違反自然的重重建設,才會形成人類的共業。

眾生共業是累生累世而來,身處在現在的環境中,正好是在善惡的兩端拔河。一邊是心中無明的人,一邊是心存善念的人,力量強的是贏家,看是哪一邊贏或輸。

簡單一點來說,唯有心存善念的人增加,才能解開惡業,因此善的力量要更加積極動員才是。看看一些國家在戰爭中出現了難民潮與難民營,假如人心單純,世間就不會產生爭端,使得善的力量愈加薄弱。

此外,雖然身在平安的國度裡,由於人口不斷增加,經濟活動無法停止發展,高樓大廈林立,而且還愈建愈高!想想地底下要相對挖得多深,才能建立穩固的地基?啟動大型機具不斷地向地底開挖,這是嚴重破壞大地。

一念迷悟,啟動覺性利人間

看看地球上的火山爆發和地殼變動,這些現象代表土地是有生命的,但是人類的開發一代又一代地衍生、惡化、加劇,才會釀成不可收拾的災禍。為了援助苦難,我們除了要積極動員志工發揮善的力量,同時也要勸勉大眾降低物質欲望,最好能清心寡欲,減少消費、多做好事。如此一來才可能修正錯誤的行為,消弭災難。

「迷」與「覺」只是一念之差,及時打消那一分的非分之想,當不該有的念頭一生起,立刻啟動覺性,糾正自己導向正念,那麼我們的念頭才可能分分秒秒都帶著覺性,以溫柔的方式善待人間而不起衝突,也不會犯下錯誤。

在《法華經》裡有一偈語:「大慈悲為室,柔和忍辱衣,諸法空為座,處此而說法。」意思是告訴我們,在人間動亂之時,人人身上所要披上的「盔甲」是一襲柔和忍辱衣。我們要以大慈悲心讓一切眾生得安樂,也要以柔和忍辱調伏眾生的瞋心與煩惱,無論信仰任何宗教,都能行善道來戒除貪、瞋、癡,真正利益人間。

(整理/明學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