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30111運法開解煩惱索
Untangle the Rope of Affliction with the Dharma
超脫生死延續愛
修福持慧除無明
運法開解煩惱索
入群導善惜好緣
聽見桃園環保志工施惠成居士的故事,九十五歲的他,生前心心念念的就是做慈濟。從影像中見到他長相莊嚴,為人也很有親和力,他在家庭中是一位好先生、好爸爸,在慈濟團體也是人群的典範。年逾九旬,生命時光絲毫沒有虛度與浪費,令人讚歎!
他的同修師姊劉招英居士,智慧更是值得讚歎!人生無常,她能夠放下情執與不捨,看得開、放得下,她的心智開朗,讓我很佩服她的智慧。
以智慧力剪斷俗情,掙脫無明善護慧命
俗情是很牽絆的,自己應該懂得如何解脫與放下,才不會被煩惱的繩索纏縛著。一旦能將煩惱剪斷,就能獲得身心的自由,因此能「斷煩惱」就是「修行」的功夫。
去年十二月在高雄的那一場《靜思法髓妙蓮華》經藏演繹,舞臺上優人神鼓的黃老師演繹佛陀的修行,他拉著粗大的一捆繩子,一步步向前拉,繩索猶如一條「煩惱索」。聽說那條繩子真的很重,需要使出很大的力氣才能拉動它,不只由一個人拖著,後面也需要有人來接力。
這就像慈濟,雖然天下苦難那麼多,慈善工作從早期的委員日存五毛錢開始,我們發心以積少成多的方式做起,無論遇見什麼樣的困難或阻礙,一定要懂得運用方法去克服煩惱、翻轉無明。如今,這麼多志工投入慈濟,平時聽師父開示,因此當心中出現煩惱時,便可運用「法藥」來醫治。
只要心中有佛法,就有辦法照顧自己的慧命,不讓內心被無明所綑綁與束縛。即使煩惱當前,也要懂得去拉,使勁地將煩惱拖到盡頭,一步步向前走,終會有開解的一天。
走入人群廣結好緣,遇善知識解煩惱索
人的一生有多長?立志修行並不是為了希求解脫與了無牽掛的輕鬆。每個人來到世間都帶著業力與煩惱,既然今生有緣聽聞佛法,就要在這一世用來洗去無明,將過去生所累積的煩惱使勁地拋掉與解開。
我們這輩子應充分把握有限的人生,將時間用來精進,像舞臺上飾演佛陀的表演者,用力將「煩惱索」拉直。我們不必計較自己的生命有多長,只要每天早上醒來,知道生命的方向如何把握,如實地去做就對了。
師父經常告訴大家:「時間、空間,人與人之間。」我們尤其要珍惜人與人之間;人人把握時間與身而為人的價值,充分地發揮良能。我們都是自己生命故事的導演,在人生舞臺上扮演什麼角色,就認真地去做好,有用的人生最有價值。
在慈濟,有好多的志工菩薩在一起,大家一起做好事,廣結好人緣,同時也互為彼此的善知識,即使生活上或是過去在心中累積了怨與恨,身邊的善知識能給予聆聽與勸導,就能幫助我們打開心結。一旦發揮智慧,就能解開煩惱索,心中的繩結能夠打開與拉直,人生就不會被煩惱糾結。請大家多用心!
(整理/明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