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30104法門無量濟眾生
Caring for All with All-embracing Love
予樂拔苦真菩薩
無量法門悉現前
不分宗教行大愛
慈悲濟世志一同
在我面前,每一位志工都是一尊又一尊的「菩薩」。能以無私的大愛為人群付出,而且做得很歡喜,真是難能可貴!人間無處不有志工菩薩的現身,師父感到很歡喜也很感恩。
真誠助人,讓人安穩樂受與自在
這兩三年來因為疫情,很多人失去工作機會,就像志工口中的一位珠英女士。她彈得一手好琴,本來從事演奏和教學的工作,疫情期間,她突然失去工作而擔心生活沒有著落。志工透過電話訪視得知她的困難,有了志工的陪伴,相信她並不孤單。即使宗教信仰不同,志工都能隨順眾生,讓人們得到安樂與自在。
佛法有無量法門,當別人有需要時,我們適時地運用各種方法,不分貧富與智愚,善巧地應機去助人,讓人既願意接受幫忙,也能得到內心的安穩。這就是「無量法門,悉現在前。」也是慈濟的慈善工作一直在做的事。
有很多事值得感恩,像是志工在社區關懷獨居老人,或是當自己也上了年紀,也能做到「優活慢老,法入心」,這些都是人生階段重要的事。無論何時何地,志工們竭盡己能,不斷地將點滴愛心匯聚起來,自利利他,這一點很重要,也需要我們時時多用心。
志工在人間發揮了很大的力量,看看家住在基隆,既失明、重聽而且不良於行的獨居長者,經過我們的志工耐心勸說,她終於答應接受沐浴和就醫。光是要幫她沐浴,就需要兩三位志工合力抱著她才能清洗。助人的工作不僅需要具足人力、物力,更需要真誠的付出,讓人願意接受。而這一分對於眾生平等的愛,超越宗教。
慈悲大愛,清淨無染更超越宗教
只要是正信的宗教,最重要的是有著虔誠的心,任何宗教的共同目標都是「愛」。在慈濟團體,志工也信仰著不同的宗教,就像土耳其志工胡光中居士,他是一位穆斯林;然而大家在慈濟付出,無不都是秉持著「大愛」的精神。我們尊重每一位志工所信仰的宗教,共同啟動的是「大愛」。
清淨無染的大愛無色也無形,雖然只是個名相,也有人稱之為「博愛」、「慈愛」,或者在佛教稱之為「慈悲」;總之,愛的力量無價,它讓我們的人生擁有正確的方向,也讓我們的身心有所安住。
感恩志工們在疫情期間不忘為人群付出,只要是對的事,做就對了!師父對大家所做的事感到很放心,希望大家在這段期間依然要做好自我防護,保護自己就是在保護別人。感恩大家,也祝福大家平安!
(整理/明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