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滴聚愛恆循環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
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20221226點滴聚愛恆循環
Accumulating Love in a Sustainable Way

眾志合和造福祉
應機施教啟善根
轉識為智達圓慧
點滴聚愛恆循環

全球的菩薩們,一年總是這樣過去了,時常感慨,時間過得真快啊!時間能成就一切,我們的日子能夠過得平安,要心存感恩——感恩人人是好人,好人凝聚了,社會就能平安,所以除了時時感恩,我們還要事事感恩。

看看我們的慈善志業,無論天下哪裡有災難,我們的執行長、職工,只要一個通訊就能跟某一個國家、某一個單位聯繫好,及時提供援助救濟。醫療也是一樣,病人送到急診來,醫護同仁馬上搶救生命——該開的刀,馬上送進了開刀房;不是一兩個醫師在救,而是一大群醫護會合起來,分工合作成好事,讓人因此得救。

醫師,能救眾生的「生命」,所以我稱呼他們為「大醫王」。佛陀,在搶救人間眾生的「慧命」,也就是思想的「知」與「識」,所以佛陀也是大醫王。

知與識,善惡參半,不要只是知道了、認識了,而是要將「知識」轉一下——轉「識」為「智」,就能成就圓滿的「智慧」。

智慧唯有「善」,沒有惡。一念善心起,這叫做「真」、叫做「善」,所展現出來的就是很「美」的人性;所以真善美,就是我們生命的價值。然而眾生總是善惡參半,一念心好的時候,可以造福人間;一念間不如意,心一橫,便可以毀滅人間。

就如烏俄戰爭爆發造成大量的難民潮,天寒地凍中,難民們的處境苦上加苦,好在慈濟慈善之愛總是很及時的將物資送出去,當地有人接,接了以後還要思考如何發放......這都有賴全球慈濟人在世界各地會合心力,共同幫助那一群逃難者。

人生苦難偏多,需要有人發願救苦救難。大家利用知識克服萬難,去布達愛的能量、發放給難民們此時最需要的物資,真正展現出救人的智慧,真的很用心。

應機說法,成就菩薩

做好事,需要會合一大群人的愛心能量。感恩慈濟人在日常生活中付出點滴愛心,常常看到竹筒、聽銅板聲叮叮噹噹,每一個聲音都是很有力的救人資源,是積少成多的力量。

我也常鼓勵在慈濟醫院的護理站放一個竹筒,醫師也好,護理也好,經過時口袋裡假如有銅板,就可以「咚」一聲,日積月累就能幫助需要救助的人。又如在慈濟發放現場,經常可以看到被救濟的人從口袋裡再拿出銅板回捐,畫面真美!很多人的力量會合,才能大量救拔苦難。

人生有種種苦難、種種煩惱,佛法應機逗教;眾生有病,就用法藥來醫,但是如果是身有病,那就要以現代科學醫療去對症下藥。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,是為了教菩薩法。我既接受佛陀的教育,來人間也是為一大事因緣——就是要來勉勵大家、成就菩薩,所以我天天都在這裡跟大家應機說話。

時間一直過去,面對人老力衰,我自己感慨很多。現在講話是用盡我的生命力量來說法,要走路也是舉步維艱,不過,我還是認為,今天還可以站得住、坐得住,還可以出聲音,不管怎麼樣的出力,還是要盡這一分力,這就叫做生命價值。

(整理/洪淑芬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