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21204覺悟有情志不移
Carrying Out Acts of Love with Wisdom
傳承法脈續慧命
真誠相待弘宗門
尋聲救苦立大願
覺悟有情志不移
每天,我的活動範圍總是很狹窄,天天坐在這個位置上,看著桌上的世界地圖——地圖上標註著一個個受災受難的國家;而在我座位的後方,則有一尊觀世音菩薩,天天陪伴著我。
觀世音菩薩「慈眼視眾生」,而我天天坐在這裡,接收全球慈濟人回傳的活動訊息,就好像跟著鋪展生命的脈絡。
慈濟人在全球地圖上很活躍,平時總是待命著,一旦哪裡有災難,只要附近有慈濟人,或是有志業體同仁在,他們就會集中力量、就近動員、相互關懷、彼此通達,隨時準備去付出。
「慈濟」二字,「慈」是慈善,「濟」就是啟動救濟——慈善動員救助;醫療守護生命、守護健康、守護愛;人文則是將愛的形象、社會人間動態,快速報導出去、弘法利生。
眾生共業,這個「業」,有福業也有惡業——想要享福業,就要造福人間;反之,若只是盡我所欲,貪欲無窮,人間混亂,地球就會破壞得更快,災難也會愈來愈多。
教育很重要,佛陀來人間就是為了啟發人心、引導對準正確的人生方向、發揮愛的能量;若人與人之間能以「真誠」心相對待,世間就會消弭災難,全球都能和平少災。
「靜思法脈」的思想方向,就是為了天下眾生而殷勤精進。師父感恩大家為了慈濟,立志、負責;人人同心同志願,共同為四大志業盡心力,這就是慧命的延續。
菩薩的愛不分宗教,菩薩智慧涵蓋一切
天天與大家分享慈濟人的「時間」及時「空間」,但是最重要的是「人間」——
人間悲苦多,總是很期待在每一個苦難地,都有慈濟人能發揮一分愛的能量,及時去關懷、投入、付出,這就是慈濟宗門人間路。
苦難人生,課題很多,但是佛法涵蓋一切法。在佛教名詞中,「菩薩」也叫作「覺有情」——已經覺悟的有情,就是轉知識為智慧。
菩薩愛的能量不分宗教,菩薩的智慧涵蓋一切,這種物理、生理還有心理會合在一起,就是佛陀覺悟人間的道理。
既已走入慈濟、學習佛法,我們就要將菩薩法應用在生活中,不怕臭、不怕髒,以愛心投入苦難眾生的環境中,為其拔苦,並且以人品典範的氣質,開闊受助者的愛。
宗教無礙,道理很深,請各位菩薩與師父一樣,哪怕是一隻螞蟻,都要立志攀爬須彌山;要相信自己,不是做不到,只要發心立願,一定會達到。
但是,一隻螞蟻太孤單、力量很單薄,期待人人就像「火金姑」,在黑暗中號召點點微光,凝聚成星河,在夜空中閃閃發亮。祝福大家。
(整理/洪淑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