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行大願恆修持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
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20221024力行大願恆修持
Make Great Vows and Walk Firmly on the Path

入群度眾勤接引
開枝展葉菩提林
化解無明滌心垢
力行大願恆修持

又是一年一度的歲末祝福,時間過得真快啊!幾天前看見高雄區的資深志工林永祥居士,記得他曾經跟我分享如何一一按門鈴去召募會員,由於他熱心接引,才讓許多人有機會了解慈濟。

精進修行,擺脫無明煩惱

林居士受證成為慈誠、委員,夫婦同修,一步一腳印地殷實精進,而後接引會員上萬名,還不斷鼓勵會員參與志工培訓,其中近百位受證成為委員、慈誠隊員。大家宛如大樹般向下扎根,才能讓慈濟這棵大樹從小小的樹苗開始,枝繁葉茂、開枝散葉而且果實纍纍。

「慈濟」林立,各分支會所也紛紛成立,正因為這樣,我每一次來到高雄靜思堂,總有一大群的委會員齊聚在這裡。從門外一路走進來,老中青的菩薩都有,慈濟隊伍浩蕩長!大家也承諾將會彼此合心、和氣、互愛、協力,心心相傳、燈燈相續,請師父放心莫憂慮。

從你們第一念的發心開始,與師父同心、同志願,所接引的人也同樣發心立願,一步一腳印走在菩薩道上。很期待各位能夠盤點生命,回顧自己在還未走入慈濟,還不認識佛法之前,也許是過著懵懵懂懂的人生,免不了與人爭執、比較、計較,人我是非牽扯不清。

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,那個「業」是什麼呢?由於一念無明,人們才會在八識田種下煩惱。雖然接觸佛法時,感到很歡喜也願意發心,一旦遇到不如意或是不歡喜的事,有的人心裡起煩惱,就會想著:「我不要做了,也不想修(行)了!」諸如此類的無明煩惱,稱為「漏」。

我們在人間修行,如何做才能與人融合?走在菩薩道上如何走得平順呢?有時路途坎坷難走,有時是自己的腳不小心踢到了而跌倒,走著走著,無論是腳痛或是跌倒,當想要鬆懈或感到挫折時,由於善知識在一旁勉勵:「來,剩沒多遠,再走幾步路就到了......」,所給予的扶持和陪伴讓人有勇氣繼續往前。

自度度人,成就學佛之路

在《法華經》的〈化城喻品〉也提到,一群人想要前往寶城去尋寶,路途中因為道路險惡加上疲憊不堪,於是有意折返。帶路的人幻化出一座城巿讓他們在那裡先休息,畢竟往回走還是會經過坎坷難走的路,說不定更加辛苦,不如在此養足體力再繼續往前,況且寶物就在不遠,不要輕易放棄。

此外在〈譬喻品〉,佛陀運用方便法門要度眾生出離三界之苦,就像大富長者以羊車、鹿車、牛車善巧地誘導子女離開火宅一樣。羊車和鹿車都是小車,用來比喻聲聞、緣覺果;而牛車足以負重,用來比喻菩薩果。

我創辦慈濟至今五十多年,為了成就菩薩道,宛如老年拖車,有時身體也會覺得疲累,外表看起來很憔悴,可是我想到還沒有走到寶城,也就是尚未完成成佛之路,即使今生無法到達,來世也還是要繼續往前走。

為了自度度人、接引眾生同行菩薩道,希望大家也都能發願乘坐大白牛車,就像林永祥居士發心接引會眾一樣,讓慈濟的菩薩隊伍浩蕩長。

(整理/明學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