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20924虔誠導化悟菩提
Guiding People to Awakening
虔誠正信歸向善
叩鐘醒覺菩提生
柔語導化照本性
德範示教證圓明
看見我們的志工在全球各地幫助貧病苦難者的畫面,只要人人付出一念愛心和一念虔誠,善心並沒有宗教的分別。虔誠有愛、向歸於愛,這就是正確的信仰,不一定是宗教。人間有愛就是和平的境界,這是多麼美的時刻啊!
晨鐘如警鐘,帶著覺悟修善行
就像每天早上聽聞鐘聲,「聞鐘聲、煩惱輕;智慧長、菩提生。」人的濁氣很沈重,但是天天聽見鐘聲會讓我們生起覺悟的菩提心。只要善念生起、煩惱減輕,就可以成為人間的菩薩。
每一天的覺悟之道就從晨鐘響起的那一刻開始,我們的心靈得以敞開自覺之道,什麼事該做?哪些行為不能做?內心清清楚楚,人生方向很明朗。鐘聲宛如一記警鐘,在身外的境界警惕我們走在覺悟之道上,時時心生警惕。
人間菩薩覺有情,晨鐘也是警世的鐘聲,我們要讓它入心,時時在我們的內心響起,提醒我們人間菩薩道的學習就是要去為人群付出。所謂的「菩提薩埵」,指的就是菩薩的道路,這一條覺有情的菩薩道路需要我們自己去鋪路,而每天早上聽聞鐘聲響,就是提醒我們要開始鋪路了!
話語的力量,溫言暖語致圓滿
人人本具善良的本性,開口動舌只要柔聲軟語,好話總是令人聽了心生歡喜,尤其是帶著鼓勵性的正向話語。然而人各有習氣,同樣表達一句話,有時卻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。
有的人聲音生硬,用語也很尖銳,說話的態度和方式讓人聽起來就像是在訓誡。假如態度能柔軟一些,輕聲軟語、循善引導,慢慢提醒對方:「要走好,小心這裡有坑洞!」提醒他、鼓勵他、教導他,對方一定很容易聽進去,而且會跟著你的提示,小心翼翼地去走,步步踏實地去修正,並且心存歡喜與感恩。
有話慢慢說、好好地說,假如疾言厲色像刀一般鋒利,把話說得太重,對方就算知道要注意,心裡也會抱怨說話太重,只要讓人心裡感覺有一絲絲的反感,就不容易順服。唯有輕聲柔語會讓人自然順服,而且心懷感恩,因此與人說話要留意聲色。
總而言之,待人處世要有方法,用什麼樣的態度做事才能既安全又圓滿,而不會刺傷別人,這就必須修正自己習氣上的銳角。懂得圓融才能化導他人,讓事情的結果皆大歡喜又圓滿。
佛陀出現在人間也是善巧地導化眾生。我的師父印順導師被佛教界尊為「導師」,這也代表他的品德與學問堪為修行典範。導師深入研修佛法、著作等身,無論是文字般若或是品德般若,都善用方法導引我們修學佛法,以智慧破除煩惱無明,從此岸到達覺悟的彼岸。他的身教與言教都為我們樹立了典範,令人心服口服。
(整理/明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