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20915捨己為人菩提道
Giving---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
逆境不瞋修忍辱
捨己為人同體悲
農忙投入務本草
虔敬供養濟十方
我們的訪視志工去關懷個案,案主說話的口氣不太好,讓志工在一開始有點害怕。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都有因緣,眾生在六道中生死輪迴,天、人、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加上阿修羅就是「六道」。
修正凡夫習氣,不當人間阿修羅
阿修羅很容易發脾氣,動不動想找人吵架,即使是天人,也會有愛發脾氣的阿修羅;而在人間,阿修羅更是比比皆是,有的人雖然心地很好,也做了很多善事,偏偏脾氣不佳,動不動就會發脾氣。
餓鬼道也有阿修羅,雖然已經墮落鬼道受苦難了,因為飢餓也會發脾氣,同樣與鬼道眾生吵架互鬥。總而言之,阿修羅道在六道中的每一道都有,愛發脾氣的習性總括來講,都稱作「凡夫」,少了一分的智慧。
凡夫是智念,「智」就是分別智,聰明利根,一念偏差,少了那一分慧。「慧」是很溫和,能體會同體大悲,會人傷我痛,人苦我悲,不怕自己苦,為人間苦難人,願意付出,這就是行菩薩道。覺悟之道,這叫做「菩薩道」。
彰化一位志工參與慈濟之前,因為性情暴躁而導致家庭失和,成為志工之後,他收斂脾氣,還帶動鄰里做環保。可見當一個人覺悟了,個性可以變溫和,他甘願為眾生付出,不畏辛苦走在菩薩道上。
只要肯發心,菩薩道人人能走,不但能修正自己的習氣,也能造福人間。
觀照起心動念,菩薩道上勤精進
看看那麼多陷入貧病的苦難人,需要我們去幫助。在《無量義經》中,大醫王分別病相、隨病授藥,我們人醫會的醫師就像大醫王,護理師則如白衣大士、觀世音菩薩,觀世音菩薩宛如慈母般親近苦難眾生,展開衣袖擁抱眾生,讓人在寒冬中得到溫暖,也讓人在飢餓中獲得營養,這就是慈母心。醫護人員下鄉義診和往診,就像菩薩不捨苦難眾生而不斷出現在人間。
觀世音菩薩在過去成佛時的名號是正法明如來,成佛之後為了眾生倒駕慈航,菩薩既現女身,也現大丈夫相,好比我們的慈誠志工,粗活、細活都會做。現在在精舍,正好有二、三十位來自大中區的慈誠、委員菩薩們回來,他們幫忙清掃精舍周圍的水溝,處理攀爬到高處的樹藤,四周環境都清掃得乾乾淨淨。
靜思精舍雖然不接受供養,可是志工們將精舍當成自己的家,農忙時回來幫忙播種耕作,過一段時間又來幫忙除草,再過一段時間回來收割作物,用心出力不怕辛苦,即使疫情期間人力短缺,大家還是願意回來幫忙,這不就是「供養」嗎?
精舍種植各種藥草植物,經過醫療和教育志業的用心研發,針對防疫製作出本草飲,適時提供社會大眾所需,很感恩菩薩們協力回來幫忙耕作與採收,才能提供防疫的靈方妙藥,草本植物有效防疫,功能真是不可思議!
成就一樁好事往往緣自一個善念,請大家留意自己的起心動念,口說好話、心想好事,而且身行好事、步步前進,若能精進地做到這樣,就會永遠走在菩提道上,生命也會很有價值。
(整理/明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