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20826老有所用善傳承
Make Ourselves Useful at Any Age
社區長照善啟發
引度彼岸愛傳承
草根智慧有所用
轉迷為悟學中覺
現代人習慣花費、囤積、丟棄......製造了許多垃圾。我們要多思考,如何把人類崇儉的美德給「引度」回來?
什麼叫做「引度」?就是運用方法,從無明的此岸,度到清淨智慧的彼岸,與大自然再會合。
人生,「老」是最無奈的。以前的人說「孤佬(閩南語)」,指的就是孤老;老人身邊沒有人陪伴,最是讓我們感到不捨。
在雲林、嘉義地區,年輕人外出工作、在外地成立家庭,留下來的大多是孤老。每次我行腳到大林,就一定會去斗南,一坐下來,看到這些老人每一個都是那樣的草根,那種不認老、永遠都不衰退的精神,讓人很感動。
雖然那裡是老人村,但是他們個個不認老,認為「自己要照顧自己」;還說,其實也不必如何照顧,每天歡喜就好。
過去我常說,煩惱、憂愁很多,最近我忽然間感覺,擔憂也沒有用,世界地圖放眼看去,天災人禍,哪裡擔憂得完呢?不過,心裡總是習氣難除,這叫做「習性」。
也幸好留著這個習氣在,要不然,一直說不必認老,一直覺得都不要擔憂,這樣的人生就會變成「無用」。
回顧這輩子,感恩真正做到了「有用」,所帶的人也都是有用之材;就如這些老人家,很多人原本都說自己老了沒有用,但我將他們更正過來,「各位都是保護地球平安、維護人心健康的環保菩薩,我們都很有用。」
活化記憶,由迷轉覺
各位心裡可能會想:「師父與那些老人說的話,為什麼要講我們聽?」大家的年紀都快要進入老人的邊緣了,現在要好好聽一些「老人話」。懂得聽老人話,才有辦法用心去教育中壯年人,讓他們了解時日已過,應該把握時間「顧老本」。
人生的道路要走正道,所以「長照」,就是要帶領這些老人有尊嚴的老化,讓老人知道自己年紀大了,後期人生該如何準備,才能不失掉自我人生的良能。
就如各地靜思堂的長照中心,我們要帶動老人家在這裡回憶過去:年輕時是怎麼樣打拚的?家事該怎麼做?......那些故事都是很有啟發性的,可以讓年輕人知道,生活不是樣樣現成,勿將人性的本能給喪失掉。
慈濟在每一個地區的靜思堂,都是為了要引導民眾進入正知、正見、正思惟。在奧妙的時空與人間,大家不知道什麼叫做「覺」?想要「覺」,就要先有個導引,不能在導引還未到位時就開始說「覺」。
在「迷」與「覺」這當中,如何由迷情轉覺?可以引導長輩回憶過去,讓記憶回歸,再從過去的迷情中導入「覺有情」,進而幫助長輩釐清生命價值,老而有大用。請大家多用心。
(整理/洪淑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