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20821心包太虛越須彌
Working Diligently to Complete Our Vows
淑世助人為佛教
慈濟度眾願相隨
精進同行菩薩道
心包太虛越須彌
佛法,是二千五百多年前,佛陀在一念之間覺悟了人生無常,對我們所開示、指導的道理。佛陀說,人生有四相、三理;生活在人間,人類的生活都離不開物質。
就如我現在坐在這裡說話,要靠前面這一支麥克風代替我傳話;這支做工精緻的麥克風,是取天地萬物所合成,需要有很大的因緣來成就它。
但是,人人本具的佛性,就無法用物質來製造;到底我們的本具佛性藏在哪裡?看不到、摸不著,任何形式的物質,它通通都沒有。
不過,佛陀開示教育我們,人間很奇妙,奇妙卻是平常。各位,在你們心目中,我這個人是你們的「師父」;「師父」這樣的名稱,只是稱呼,它也無相,不過師徒之間願相隨——我們的心願貼切、相連,所以慈濟門是為人間而開,期待各位菩薩藉著「慈濟」的名相,共同精進。
大家入慈濟門來,行人間事,還要發心普度眾生。人間菩薩招生,在你,在他,還有在我,三個「人」集合在一起,大家共一心,就成為一個「眾」字——人人共一念心,同立一個大願,菩薩道源源不斷的延續,就能在人間接引更多人入菩薩門、走菩薩道,共同「為佛教、為眾生」。
菩薩一念,就是永恆
五十多年前,我出家修行、發心立願成立慈濟,這一念「為佛教,為眾生」,至今還沒有完成;因為眾生何其多;到底有多少人聽見我的說話?有多少人發心走入菩薩道?好像微之又微。
所以,我常自喻為時鐘下的小螞蟻,立願要攀越須彌山。真正的須彌山之高啊,從遠處看起來,小螞蟻好像原位不動,爬不上去;但是否真的爬不上去?轉念一想,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不論沙界有多麼廣,只要起一念心,就能將太虛給包起來了。
發心立願,最重要的就是發起這一念心,就要好好守護它。漫長的時間裡,假如我們不精進,那將永遠都是時鐘下、角落裡的那一隻小螞蟻,動不了,也不會進步。
我不甘願當時鐘下無法動彈的小螞蟻,所以哪怕力量微小,也要很努力往上爬。雖然不知道我還有多久時間,但只要把握今生此世,無論是幾秒鐘或者是幾分鐘、幾個鐘頭,都要充分利用它。
時間,無形無息,所以我們一點都不覺得它分分秒秒不斷地揮灑過去;話沒有認真聽,或是聽了沒有入心,總是無法真正發心立願。
二千五百多年前,佛陀為一大事來人間,就是要教菩薩法。菩薩千萬年無窮盡的那一念,叫做永恆。大家既已走入慈濟、立下救人的心願,這一願就要用心守護,千萬不能讓它輕易斷掉。
請大家把握時間,用心聽法,將法聽入心來,時時刻刻多用心。感恩。
(整理/洪淑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