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60712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217集
發願護受持者弘宣妙經,
以信力持以念力如說行,
始聞領受在心堅定曰受,
終則憶而不忘初誓曰持。
「發願護受持者弘宣妙經」,宣揚《妙法蓮華經》的法,我們人人都有責任;因為《妙法蓮華經》是救世良方,大自乾坤,天地之間的萬物道理,無不涵蓋在《法華經》,我們要好好地用心體會。
天地間的地、水、火、風如何才能順調?《法華經》教導我們,無不收納在一念心。佛陀告訴我們,心理有生、住、異、滅;這念心感動了,繼之發心立願,要用心學佛、聽法,法要入心來。聞法入心,叫做生、住。
但是凡夫,一受外面人間事物的無明所誘惑、擾動,開始起心動念,初發心的那一念就不同了,這是異,心念異動了。所以,生、住、異、滅,道心完全消失了。
佛陀來人間為我們開示,談天說地,說出了人與人間的互動,或者無明覆蓋,無不都是《妙法蓮華經》的道理。所以,我們要發願護持弘宣妙法的人。我們發願,希望看到人人對這部經典尊重、受持、抄寫、讀誦、解說等等,希望法能夠永遠鋪在人間;法永住人間,才是真正救世之道。
世間能得救,就要先救心,法若能入心來,堅持戒定慧,這樣互動互助,人人造福業、結福緣,自然社會祥和,人間法輪順暢,大乾坤四大就能順調。所以,我們要發願護持受持者,保護受持弘宣妙法的人。
我們不只發願保護受持經法的人,自己也要謹慎受持,彼此互相勉勵,將這部《法華經》推行在人間,必定要「以信力持以念力如說行」。
也就是,我願意用這一分信力來堅持念力,相信《妙法蓮華經》必定會廣行在人間;初發心的我們,有堅持的信力與念力,來受持、讀誦、書寫、如說修行;就是我們要堅定的信力,願力與念力。
「始聞領受在心堅定曰受」,始聞,就是我聽經的第一念心,堅定我的信心、念力,叫做受;信入心來,一聽法就相信,在我的內心很堅定,叫做受。將法接入心來,永遠,沒有漏掉、沒有異動,就是這麼堅定,這叫做受。
「終則憶而不忘初誓曰持」。一聽到法就很堅定的領受在心,叫做受;直到人生的最後,生生世世還是憶念不忘我最初的誓願。自己受持,護持別人受持,念自己的心、念護持他人的心,從最初到最終,念念不忘,叫做持。合起來叫做受持,自始至終,矢志不渝護持這部經典,用心探討這部經的教法,身體力行在生活中、在人群中去付出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