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20809食事為大護天地
Manifesting Goodness Through Vegetarianism
為填欲念損天地
通達道理養愛心
素能總持一切善
食事為大聚祥和
慈濟剛起步,日存五毛錢的「竹筒歲月」,是由三十位家庭主婦,每天省下五毛買菜錢,點點滴滴會合起來,幫助苦難人。
當時有一個眼盲的個案,她的先生在報社工作,每天利用半夜撿字;有一天工作結束,他順道買了二顆高麗菜回家,太太摸著那兩顆高麗菜,心裡很高興,想到家中三、四個孩子今天終於可以吃飽,非常開心!
那天,餐桌上出現一大盤高麗菜,先生醒來時得知太太一次煮了兩顆高麗菜,生氣大罵!先生出門工作後,太太心裡不平靜,感嘆自己這一生好苦,眼睛有病看不到,沒錢就醫,還要撫養孩子、照顧這個貧困的家......她愈想愈感嘆,最後竟為了二顆高麗菜,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。
人生一切都是因緣,當時這個個案深深啟動了我,因為有這樣的因緣,開始推動慈善訪查制度,至今走過五十多年,積少成多,慈善志業已不知幫助過多少人。
現在,我最掛心的是全球天災、人禍所造成的難民,我們如何能幫助到他們?究竟能幫助多少人?不論救助多少人,只要有人願意起步,有人願意鋪路,再加上有當地種子就地啟動,力量才能普及。
非「素」不可,非「善」不可
宏觀天下,現在的氣候,的確是一大事,但是一般人卻感覺很遙遠,好像與我無關。
佛陀用「三界火宅」來譬喻眾生所居住的人間,分別為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其中,「欲界」就是凡夫界。
凡夫貪念熾盛、不斷追求,造業之重,光是「殺」業,就真正難以估計——人的「口」,每天要吞食幾億牲口?為了養殖牲畜,得花費多少水、草、飼料等資糧?要供應多少物資,才能滿足全人類的口欲?
其實,五穀雜糧、青菜水果,生長在大自然裡,由大地供給養分,下雨了,植物的根、葉子,可以吸收雨露,還有森林、大樹可以保護水土,地球上處處都是生機,都可以長養人的生命。
人類愛護大地,給予自然生機,人與大地相安,就是愛護自然的生態。人具有善知識,保護大地、感恩大地、愛惜大地,這就是智慧;反之,貪欲心大,總是砍伐、破壞大地,想著向大地奪取利益,無論財產累積多少,都只是名相。
地球人口不斷增加,看到天地告急,被浪費的物資、被丟掉的垃圾難以計數;海洋垃圾問題嚴重,魚類吞食垃圾,人類再吃海裡的生物,這種惡性循環,對天地萬物與人類來說,都是污染!
大哉教育,食事為大,人人非素不可;請大家要好好用心,把道理聽進去,心腦互動——推動「素」,就是「善」的最完整表達。
期待人人都要好好宣導,彼此之間相互付出,並且付出無所求;人人多造福,福聚了,災難就能消弭,與我們有緣的苦難人才能因此得救。
(整理/洪淑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