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福利他正信法

0觀看次
A- A+

 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
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20220803造福利他正信法
Inspiring Goodness in Action and Mind

造福利他正信法
少欲知足氣調順
口宣揚善止惡業
佛國鋪路愛引航

佛陀的故鄉尼泊爾藍毘尼,從二千五百多年前到現在,還是如同佛陀時代一樣,那樣的樸素、沉寂;就如閩南語所說的「衰微」,並沒有因為發展觀光而繁榮起來。

聽到了那裡的人,貧又病,缺醫缺藥,生活很苦;再探究「苦」的源頭,其實是因為缺少了教育,所以當地貧瘠的環境千百年來沒有改變,讓人看了很不忍心。

於是,師父開始呼籲,期待有更多人聽到了師父的心聲、靠近師父的心靈,有志一同,心心相連,口口相傳,發揮力量來幫助、導正當地的人的信仰,提升教育水準......

平衡心氣,為心靈鋪路

師父常常說,用愛鋪路——人人都在走的路,假使凹凹凸凸、坎坷不平,無論上了年紀的老人家或幼小的孩子,行走其間都很危險;但是只要有人願意發心,運來石頭、磚塊把路鋪平,就能讓人安心行走。

我們心靈也要鋪路——人心欲念難平,心路就會坎坷。如何讓心平、氣和?要用什麼方式,才能表達出內心的虔誠?

心氣就像天氣,心地就像大地;想要天氣、地氣調順,唯有心氣平衡。

茹素,能讓人間平安——不殺生、不貪念、不犯戒、持齋戒,身體不要造殺業,就是「止惡」;口頭不斷宣導,帶動善念心氣,不只是我一個人行善,還要推介給你、推介給他、推給大眾,你、他、我,人人會合起來,推動社會善良的風氣,這叫作「揚善」。

人人調整內心方向,鋪好心靈道路,共同一念善;心氣調和,少欲知足,很自然就能行善快樂,這樣的人間,不就是祥和社會?這樣的天地,不就能平安?

佛陀故鄉不遠求

其實,不需要越空過海,不需要行走萬里,就能抵達佛陀的出生地——只要人人有一分善念善行,藍毘尼就在我們的心靈裡,我們的心地就是佛陀的出生地。

人人回歸佛心,啟發菩薩愛的能量;人人提升智慧,通徹世間道理;人人發心立願,號召大家共同行善,則佛陀的故鄉,時時刻刻都在我們的心靈裡。請大家多用心。

(整理/洪淑芬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