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20726歸佛故土弘大乘
Bringing Love to the Buddha's Birthplace
尋佛足跡濟苦難
接力付出穩生機
回歸故土入經藏
廣弘大乘行利他
兩千五百多年前,佛陀因一大事而出現在人間,如今我們尋找佛陀的足跡,慈濟志工的身影來到佛陀的出生地,也就是尼泊爾的藍毗尼。彼時,佛陀感慨人間疾苦,沒想到兩千五百多年後的今天,我們在那裡所見竟是相同的人間疾苦,也同樣心生感慨。
在佛故鄉,落實大乘佛法
為什麼經歷這麼長久的時間之後,當地還是布滿貧窮苦難?那裡的人相信因緣果報的道理,自認生來便是如此,只知安分守己,卻失去了奮鬥的精神。因為無法積極謀生與接受教育,人生陷入苦境而不自知。他們之所以無法脫離貧窮苦難,主要是欠缺接受教育的機會,眼界無法打開,不知道窮困以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。
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慈濟志工發心組成一個小組隊,他們回到佛陀的故鄉,在那裡發現還是有人宛如生活在佛陀當時所見的苦相中。在藍毗尼,一位雙眼失明的婦人,丈夫罹患精神障礙,幼子無法走路與說話,一家五口生活拮据也時常斷糧。
志工準備糧食物資前往關懷,除了陪伴案家就醫,也幫助她的女兒就學。我們依循佛陀的教育在人間行菩薩道,如今重回佛陀的出生地,是否能將佛法落實在當地,幫助貧苦的人翻轉人生呢?
最近,新、馬的志工又分梯到尼泊爾舉辦義診,並設立醫療站。由於一位麥特立法師的因緣,他的堂妹提供房屋做為慈濟的聯絡處,因此慈濟等於在那裡有了起點,透過志工擬定的中、長期慈善計畫,逐步回饋佛陀的故鄉。
從當地傳回的畫面,慈濟志工接引當地的比丘、比丘尼,以及社區民眾為貧病者準備素食,在慈濟的義診中心舉辦熱食發放,原本獨善其身的修行者也能以大乘佛法的精神,一同為人間宣揚佛法。如此一來,貧病者既能穩定生活,也能從佛法中獲得利益,我真的很放心。
聞聲救苦,入慈濟大藏經
最近這幾天又有另一批志工即將前往尼泊爾,新、馬兩地的志工菩薩運用團隊的力量,愛心接力,他們聽師父的話,也做師父想做的事,代替師父的耳目與手腳,去看、去走也去做,寸寸步步向前行,「藍天白雲」的志工服身影在那裡為苦難眾生造福,真的很貼心!
志工的足跡所到之處,不僅將慈悲濟世的精神理念帶到當地,也啟動在地的力量行大乘佛法,自利利他,這就是讓佛法回歸佛陀的故鄉。
昨天也看到從印度傳回來的訊息,當地志工發現一位生病的男孩,這孩子從小腹脹如鼓,臟腑器官被擠壓異位,那是多麼大的苦啊!只要志工發現病苦,人們便能得救,他們不惜花費二十個小時的車程,將這男孩送醫治療,且安頓案家住在飯店,這孩子已經接受腹腔引流,未來還需要漫長的醫療照顧。
印度志工世國與士揚並不是兄弟,卻為了這個個案一同合作。只要看到哪裡有苦,慈濟志工不忍眾生受苦難,總是尋尋覓覓,不斷地循聲救苦。人生苦難偏多,如何救苦?就是要把握因緣。
尼泊爾麥特立法師的堂妹提供給我們聯絡點,讓新、馬的志工菩薩們方便在當地推動慈善志業。藍毗尼是佛陀的故鄉,我們在那裡幫助苦難人,由於當地缺乏醫療,志工也將與發展局合作,期待推動醫院建設,這等於是落實佛法以回歸佛陀的本懷。
慈濟的人間菩薩隊伍浩蕩長,感人的故事值得一一整理,這是慈濟的「大藏經」,在這一部用生命寫下歷史的動人篇章裡,有你、有我也有他。
(整理/明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