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保愛心善流轉

0觀看次
A- A+

 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

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20220721環保愛心善流轉
Creating a Cycle of Love Through Giving

資源再製善流轉
平安知福惜因緣
環保回收變黃金
愛心凝聚繞全球

烏克蘭的難民流散到不同的國家,慈濟為了幫助他們,從臺灣運送救援物資毛毯到波蘭,由那裡的慈濟志工號召當地的企業家合力發放給難民。

救災毛毯,惜福回收再造福

大家知道慈濟的救災毛毯怎麼來的嗎?這是環保菩薩們回收寶特瓶,將許多的瓶瓶罐罐撿回來,清洗並加以分類,經過層層的整理,再抽紗織成毛毯。慈濟的環保,透過志工將許多本來被廢棄的物品回收,再製成可利用的物品,這是愛惜物命、珍惜地球資源。

現代人生活富裕也重視消費,經常使用一次性的物品,用過之後便丟棄了,製造許多的垃圾。過去習慣浪費和享受的人,經過我們的環保教育,也會節制欲望,身上穿用的物品改成環保站回收惜福的二手衣物,或購買回收再利用的再製品。

我時常說環保也是「大哉教育」,在這個時代,基於不同的環境和生態,觀機逗教,隨著時機因緣給予人類一個重要的教育——身處在如此有福的環境裡,我們應該感恩生活中的平安富裕,而有福的人更要知福、惜福再造福。

感恩此刻的平安,感恩此刻有能力助人為樂,既有福也感到快樂的人,應該擴展眼界,關注世間的苦難。我們應如何盡一分力量,借力使用,將點滴的力量匯聚起來給予幫助呢?

只要有因緣,即使是在遙遠的地方,我們也能用心去為苦難人付出。烏克蘭的難民所得到的物資都是飄洋過海而來,經過幾千公里的運送,在送達後,慈濟志工找出當地富有愛心的人幫忙儲存與接送物資,並呼籲更多人一起來協助發放。

要付出愛心並不容易。假如心中沒有愛,便無法採取行動;若是缺乏物資,也是空有愛心,無法兌現。

志工菩薩,愛的循環遍全球

環保之愛,是將可回收的資源再利用,不讓它們被當成垃圾丟棄。志工疼惜大地、愛護資源,他們將回收物聚集起來,用心分類再分類,過程很需要耐心,因為被人丟棄的垃圾總是骯髒溼臭。

被使用過的瓶瓶罐罐回收之後,一來需要區分顏色,二來依不同的塑膠材質做分類,我們的環保志工累積了豐富的經驗,不只用肉眼觀察,還能以觸覺,甚至嗅覺詳加分辨,相當有智慧。

他們對於紙類的回收也是如此,甚至拿起剪刀,同一張紙依照白色或雜色,以剪刀剪、剪、剪,就算整張印刷紙印著滿滿的黑字,只有一點點的留白處,他們都悉心剪下來另做分類。即使是一小張紙,志工都不放棄細微地區分,那一分的無微不至,就是用心惜福。

看見環保志工這麼做的時候,其實我心裡曾經想著,多剪下來的那一點點白色,不及毫釐輕重,可是累積起來的話,便有幾兩、幾斤重,甚至是好幾噸的重量。看見那一大卡車都是回收來的純白色廢紙,那些被剪下來細細碎碎的白紙,一袋袋綑紮起來疊上車,也有好幾公噸啊!

志工們的用心,只為了讓回收紙張所賣得的價錢更提高,他們這麼做,所爭取換來的又是為了誰呢?為了慈濟。

無論環保回收物所賣得的價錢高或低,志工們用心做回收分類,目的都是為了讓垃圾「變黃金」,將這一分愛心化做清流。看看慈濟送到國內外的救災毛毯,這是清流繞全球,化做愛的循環。

感恩慈濟的「志工菩薩」們,讓愛的循環散播出去。

(整理/明學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