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20318菩提道上結善緣
Forming Good Affinities on the Bodhi Path
聞聲救苦處處現
成佛之道菩薩行
精勤無漏識轉智
愛庇天下結善緣
看到了慈濟人幫這位生活陷於困境的孩子,整理居家環境的畫面,把她從居住在帳篷的生活帶出來,這就是翻轉人生,教育她的人生。
她在生命中遇到了貴人,這群貴人就是菩薩,菩薩「緣苦眾生」,因為有緣才能接觸到她;沒有緣,就無法幫助。
佛再現跡 教眾生行菩薩道
佛陀說,「菩薩所緣,緣苦眾生」,要成佛,一定要行菩薩道,而要行菩薩道,就要眾生緣具足。所以與人結緣、為人解苦難,都是成佛之道。
人間苦難偏多,菩薩要修行,要靠因緣去見苦、知福,去造福人間。過去觀世音、彌勒、文殊等有名的菩薩,他們那時候真的是在人間嗎?佛陀的理想是人性本善,希望眾生有如觀世音菩薩的聞聲救苦,有像文殊菩薩的智慧,還有將要成佛之前,要學習行菩薩道的彌勒菩薩。彌勒菩薩現在就在不斷地累積福業,造福人間,等待將來因緣成熟,在娑婆世界成佛。
其實觀世音菩薩,過去已成佛;文殊菩薩,也是再來的古佛,他們是來協助釋迦牟尼佛的道場。觀世音菩薩,是過去的「正法明如來」,他顯相在人間,聞聲救苦,讓人間對他恭敬,是在觀機逗教,也是實行菩薩的教育,所以我們要學習他的精神。而佛陀現相在人間,更是在教育我們,讓我們知道,我們也有充分的智慧,以及具足的慈悲,接著就是要身體力行。
空檔時間 讓生命消逝於無形
現在的人間,真的有很多很多的苦!大家懂的知識很多,但是時常都把知與識,在很狹窄的空間裡打轉,形成短淺的見識。其實我們是可以知過去、認識現在,更能預知未來的。只因我們原來具有的知識,總是帶著無明、恐懼,以致自私、貪婪,到最後形成只關心自己,這都是一般凡夫的心。
其實師父也是凡夫,只是我時常把眼光放遠一點,或是經常回憶過去,還要時時認識現在,並且以現在的環境做分析,預測未來人間的生態,這不是神通,而是運用智慧。過去的時間很長很長,想追也追不回來,不過我們可以回想過去。
回想自己,昨天做了什麼嗎?如果什麼都沒有做到,就只是這樣過了一天;我今天有做什麼嗎?如果沒有,這也是過了一天,這就是「空檔時間」。昨天已過,今天將過;已過的過去了,包括將過的時間,都是無形無跡,都會在不知不覺中過去,所以我們能不好好地警惕嗎?
人世間苦難多,就需要菩薩在人間。不論在哪裡,只要有慈濟人的足跡,有緣的眾生就可以得救,因此我們要把握時間,讓人人都來當人間菩薩,使更多人能看得更廣、更闊。
我們要結的是天下眾生緣,彼此之間能夠互相成就。時間不可空過,感恩菩薩們用愛付出,也期待大家要菩薩大招生。
(整理/魏玉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