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20306探究真理獻良能
Serving with Our Abilities and Functions
探究源頭真實義
幸福人生惜因緣
視病如親予安樂
普施法藥步向前
各位大醫王、白衣大士與菩薩們,期待人人認識了佛法,就要往前進步,不要停滯。往前進步,就是心腦真正地往前,過去不知的事、不知道的法,現在有因緣遇到了,就要趕快去體會。
就像我,這一趟出來行腳,感覺好像有很多不懂的事情,是我沒聽過、看過,或是不知道的事,感覺自己的空間還很大,還要去探討、去了解。不過有時會想,感覺自己年紀這麼大了,還有多少時間去尋求呢?但隨即又會有一個念頭生起,不要認老。
用共同的心 行共同的路
大林慈院剛建好的時候,有一群很年輕的醫師來了,我問:「你什麼時候結婚?」就聽他們說,即將有家庭,現在是在有眷屬的宿舍。再一次來,就已經結婚了,抱著孩子來了,我看著嬰兒,為他祝福;下一次再來,那個嬰兒已經會走路了,媽媽的肚子又有了。
這種一代接一代的人生,我們要很珍惜這樣的因緣。在這個生活圈裡,大家有緣會合,有共同的每一天、共同的一條路。過去的我,比較有時間、有體力,總是很喜歡在住的地方,靠在陽臺,看著宿舍區的同仁牽著小孩出門,或是看著醫師從醫院回來。大家上班的上班、上學的上學,整個社區的生態,都很有家庭的溫馨氛圍,因此每一次來到大林,都很開心。
付出是辛苦 也是最有福
剛剛大家不斷地在分享,不論是培養人才、成就醫術的科技,或是如何拔除苦難,以及在生命中,如何去搶救人的價值等。人命的價值,在人世間,是至高無上的寶貴。
大醫王,是「以佛心為己心」,白衣大士(護理)也是在救人、膚慰患者。醫生看診用多少時間,護理都要陪伴著;醫生診斷、開藥了,接下來就是護理的工作。患者的站、坐、躺,或是行、住、坐、臥,無不都是需要護理愛他、顧他。這些都要用很多種方法,是很辛苦,也很「幸福」。
醫師看病的方法,或是護理照顧患者的方法,都是學來的。學來了,就要付出,儘管要站整天、坐整天,或是要出力,都很辛苦,但這也是最有福,是生命的價值。
分段輪迴中 把握此刻因緣
我時常對自己說,我什麼都不會,但一定要記得去關心別人,這也是生命價值中的一個功能。所以現在就要把握時間走出去,否則等到走不出去時,就「無法度」了。即使要使出力量的功能,也無法可施,無法從這個地方,「度」到你那裡去。
「度」,就是來往。我們要很清楚了解,「度」,是我跟你接觸,我的功能讓你能接受,你有辦法去「用」;我可用的「法」,「度」給你,你可以接受,又能有效地使用這個方法。
我常聽到慈濟人分享因為聽聞了一句靜思語,改變、翻轉人生的方向。師父就會感覺到,「幸好,我還有用。」人生有形的生命有大限,這是自然法則,叫做「分段生死」。人生總是在分段輪迴中,最重要的是,我們要好好地把握現在這個緣,因為這個緣,會再牽著我再回來。
你們都還年輕,也許到時候會換你們來帶我。五百年前,師度徒;五百年後,徒度師。身為大醫王,如果可以的話,希望也可以施「法」在人間,這是我的心願。
人生一定要有希望,哪怕分段生死,也要把握時間,分秒不空過。
(整理/魏玉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