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20122共善造福迎祥瑞
Collectively Doing Good to Form an Atmosphere of Auspiciousness
共善造福迎祥瑞
泛愛親仁修己行
培德養性學菩薩
廣度眾生結好緣
師父常常說,我很感恩,感恩自己過去結了很多法緣,只要是師父想要做的事情,大家都很踴躍。這一波疫情嚴重,需要買疫苗的善款,師父輕輕呼籲一下,大家的愛心就這樣湧現出來,我真的很感恩。
這麼多人發心,大家用愛、用虔誠正信的心引伴、相陪,共同有的這一分愛,叫做「共善」。這個善念是一股祥瑞之氣,可以沖淡病氣。這一波的病氣,就像一甕很骯髒的水,只要我們從上面一直灌注乾淨的水,讓骯髒的水不斷滿溢流出,骯髒的水流完了,這甕水就變成清淨可用的清水。
自愛愛人 轉迷覺悟
師父常說,觀念一轉,身體力行,用我們的身行來感化人,讓人看到這個人的過去和現在完全不同了。當別人對我們有信心,曾經走錯路的人,也可以成為典範。
過去的習氣,也許是開口罵人,而現在的習慣,可能變成開口就說「感恩」。開口罵人的人,讓人一看到就會想要閃躲,不跟他見面,比較不會讓他有罵人的機會,這種讓人閃避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。如果知道自己曾經有過這樣的習氣,人人見到自己就想避開,那麼現在要如何自我轉變,變成一個人見人愛的人?
首先要培養自己能夠愛人,用柔言善語對待他人,自然能讓大家聽得很順耳,聽得很開心。聽到你說好話,還看到你做好事,人家就會相信你是個好人,願意親近你、相信你,這樣的人生就是有價值的人生。
值得信任,把你當成典範,這就是真正修行;修行,就是要修掉過去不好的習慣。不必出家,也可以轉變自己,過去雖然人家看到自己就閃開,但是我們轉變了,人家就會靠過來,相信我們說的話,與我們一起去做好事情。我們自我盤點,過去曾經有過錯,仰頭懺悔、低頭感恩,這一輩子的生命就有價值了。
行菩薩道 擴愛募心
舉頭三寸有神祇,中午,我們祈禱,難道不是上達諸天、諸佛菩薩聽嗎?人人虔誠的氣是一股瑞氣,很吉祥。人人好心,人人懺悔、祈禱天下平安,這是一股很祥瑞、很吉祥的波長。
坐在師父面前的,人人都是菩薩。你們看到師父,也看到後面的「宇宙大覺者」這張圖,師父也在學菩薩道,所以後面有佛。佛陀啟發我們人人皆有佛性,生生世世,我們同一個目標就是行菩薩道,而現在就是要發心立願,廣開菩薩道。
菩薩在人間,菩薩在家庭,不但自己知道,還要讓家裡的人知道;自己走入菩薩道,也要讓家裡的人一起行入菩薩道。大家要知道,別人無法替我們造福,佛陀說,任何一個人,自己修、自己得。
我們平時常說,「公修公得,婆修婆得,不修不得。」沒有修,就無法得到。就像我們吃飯,「個人吃飯個人飽」的道理。佛法很深,也很淺,人與人之間要互相要惜緣、惜時,還要菩薩多招生。
菩薩招生可以結很多好緣,這都是為我們自己,也為了來生要度眾生。期待人人要合和互協,在今生就要好好地造福。
(整理/林玲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