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20111愛為本質導方向
Love: The Common Value of All Religions
士農工商穩社會
護敬長者如己親
不同宗教愛為本
常說好話淨無明
愛是同體的,不分宗教,有人需要幫助時,我們都是要用誠心的愛去付出。不同宗教卻有共同的愛,這一念心,我總是很讚歎。感恩慈濟人,用開闊的心、同體的大愛,「好事,做就對了」,這是我常常說的話。
高秋美牧師這一分愛的能量已經持續十九年。在臺灣,不論是牧師、神父,為了愛,他們遠從西方到臺灣來傳教,都是很了不起,我們要很尊敬。
感恩心 行孝利天下
我們要用感恩心去看待老人,因為今天的社會,能有這樣的經濟繁榮,不都是老一輩打下的基礎嗎?還有,哪一個成功的人士,不是父母很辛苦地付出、養育,用心培養出來的人才?說來,我們對老人要用尊敬的心、感恩的誠意,以愛的能量把所有的老人當成自己的長輩、父母一樣地對待。
看到他們用愛,把長輩們視如自己的父母般疼惜、尊重,我都很感動。一路行腳過來,看到每個地區的慈濟人,所付出的愛都是一樣,真正是天下一家親。
覺有情 方向無偏步踏實
宗教,總是有共同的宗旨,在佛教,就是要將「覺悟」放在前頭,所說的「覺」,就是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教導我們心胸要開闊。真正的宗教家,總是不分宗教,大家互相尊重、彼此有愛。我時常說的「感恩、尊重、愛」,就是在生活上要彼此感恩,從商的人要感恩從事農、工的人;從事農、工的人,也要感恩從商的人。
總而言之,彼此的職業雖然不一樣,最終都是供應給人類生活所需。不論是信仰什麼宗教,共同的方向都是無私的大愛,因此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,只要是充滿愛與智慧的信仰,方向正確了,開步走就對了。前腳走、後腳放,前面不斷地踏出去,一定會有進步。
歸自性 淨心善語願度眾
基督教所說的「布道」,就如佛教所稱的「弘法」,像我現在說話,不就是在弘法嗎?現在的科技這麼發達,遠方一連線,就能聽到我在這個現場的聲音,所以我常常說,我們說話要培養一個慣性,不論何時都要說好話,勸人有正確的信仰和方向。
其實這是人人本有的本性,只是因為摻雜了很多無明煩惱,說話才會帶著方向已經偏差掉的習慣。但是也有人有好的習慣,在佛教來說叫做修行,有人好好地修養自己,變成了很好的習慣,他在說話,就好像牧師在布道,或是像我在弘法一樣,都是善,都是好。
即使是不同的宗教,其實都有同樣的方向與目標,那就是愛,本質就是愛。
(整理/林玲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