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悲喜捨真善美

0觀看次
A- A+

 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
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20211219慈悲喜捨真善美
The Beauty of Loving-Kindness, Compassion, Joy, and Equanimity

恆為眾生得離苦
慈悲喜捨無所求
戒慎虔誠增福壽
大愛集善迎曙光

佛法教眾生行菩薩法,就是慈悲喜捨。看到企業家為這一波疫情發心購買疫苗,這都是慈悲喜捨。

社會要祥和,總是需要社會賢達、企業界發揮愛心,讓這分穩定的愛,奠定未來關懷社會的力量,這就是最好的榜樣!總之很感恩,社會平安、祥和,工商業就會很平順地發展。

蓬萊仙島 行善造福福氣多

看到臺灣有愛、有美、有善,真的一個美麗的寶島!它位居海中間,面積適中,人口也不少,所以稱臺灣為「蓬萊仙島」——景美、人美、心美,所以我常常都說這就是「真、善、美」。

為了購買疫苗,大家盡心力募心募愛,廣邀這麼多的好人菩薩響應支持,讓師父可以更專心救人。期待更多人一起來永恆付出,讓這分行善的緣不滅,好人多,造福人愈多,就能成就一股很祥瑞的氣氛。我說「福氣」,天有天氣、地有地氣、人有人的福氣,福不是用說得來的,是做出來的。所以這一波疫情,匯聚眾多福人做福事,提升福氣來消弭疫情,保護臺灣平平安安。

積善之家 小錢行大善

慈濟的成立,是在瞬間一念心起,提出人人每日點滴,節省五毛買菜錢,在不影響生活下,可以小錢行大善,當五毛錢投進竹筒,就有做好事的一念心。

積善之家有餘慶,我要大家每天以五毛錢日行一善,天天啟發自己行好事,也可以教導孩子少吃零食來助人,所以小小的孩子也學會不買糖果,省下的錢投入竹筒發善心,這就是自我的內心教育。

總是這樣點滴心靈教育、環境教育,讓每個家庭都是人人行善,五十多年都是往這個方向前進。

看到這麼多的社會賢達,在佛法來說就是「大長者」,是利益社會的典範。像師父也是「長者」,師父年紀大,年齡也比大家年長很多,但是各位菩薩的智慧、愛心力量,給予我大力量,所以我很甘願。

眾生離苦 愛生護生放生

常常都對自己說,「但願眾生得離苦,不為自己求安樂」,這是我的心願。再怎麼樣的辛苦,總是祈願天下、家家戶戶平安、社會祥和,但還是要呼籲茹素,這一波疫情的靈方妙藥,除了大家愛心付出,盡量不殺生,還要護生、放生。

護生就是增長壽,大家都希望多享福、壽,福就是付出,捐錢幫助苦難人;壽就是不殺生,不造殺業。如果要求壽、健康,就是要不殺生、少殺生。所以戒慎虔誠的心,就是靈方妙藥。

各位大菩薩,我很感恩大家!其實我現在說話很「抽氣」,就是很用力,但我很把握時間,哪怕是最後一口氣,還是要呼籲人人用愛付出,得永恆的平安祥和,這是我最大的期待,也是虔誠的祝福!

(整理/蔡芬蘭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