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11113擇善而行心合齊
Setting the Right Direction for Our Life
荷擔使命拔苦難
擇善而從力合齊
編織粽串傳法髓
佛心師志如常行
菩薩們,新年快到了!過去一年是平安有福的年,我們要時時感恩。
過去慈濟人都說,「我很忙,社區的活動很多。」這一波的疫情中,我說要「停、聽、看」,外面的活動是不是稍微停下來?但是重要的事還是要如常,比如說,要如常聞法,人與人之間也要持續互相勉勵。
粽串精神 合心齊力
一旦受證,走入慈濟,就要承擔。因為既然受證了,就要「以佛心為己心,以師志為己志」,走入人群為苦難眾生付出。我們要去聽,要用心聽,也要去了解,並與團隊一起討論。雖然彼此的看法不一定相同,但如果心能夠合齊,可以合和互協,所做的一切都會很準確,不會有偏差。
這就是師父所說粽串的精神。粽串的每一條繩子是慈濟的委員,或者是慈誠,當有人還不了解慈濟時,就要設法讓他們了解。社會上有很多事情,需要我們去處理,而這些人與事,就像一把散落的米,我們就是要將這些合集起來。如果我們沒有用對方法,這些米將無法緊密結合。
因此我們必須借力使力,這就要利用到竹葉。竹葉,不是將葉子摘下來就能使用,而是還要再費工夫洗乾淨,再放進熱水裡燙一下,葉片才會軟,容易折成漏斗狀。經過了這幾道程序,再將米、佐料放進葉子裡,還要下功夫將葉子包起來,才能綁成粽子的形態。最後用幾條繩子串成一串,粽串頭的環穿過竹竿,我們就可以將粽子綁得整整齊齊。
你們說,這是不是法呢?
擇善離惡 心地無諍
所以說學法,是法,非法,無不是法,我們要擇其善而從之,其不善而改之。我們過去的過去,總是被一層一層的無明、貪欲將我們蓋住,這就是「煩惱」。煩惱很容易生起,比如當人家稱讚你,「你真了不起!」這明明是一句好話,你卻想成是別人在諷刺你,就說:「不要這樣說,你這是在糟蹋我!」好好的一句話,轉一個念頭,認知偏差了,就變成是別人在損害我們。其實是我們自己損自己,不是別人在損我們。
人生要能夠活得很簡單,不要想太多,或是計較太多。師父常常告訴大家,我這輩子對自己很感恩,也對自己說,我這輩子沒有後悔,也沒有遺憾。我也很讚歎自己,這輩子與人無爭,不論人家如何對我,我就是「感恩啊,感恩。」
我會這樣想,這也許是我沒有做到的,別人來提醒我一下;或許是我還沒有做的,他來提醒我,讓我更注意一些。能夠時時這樣想,就能時時說感恩,我們的心也可以很心平氣和,能再想更多其他的事情。
三十而立 精進前行
我過去經常忘記自己幾歲,也不知道自己幾歲。最近走路如果稍微晃一下,我就說,「八十多歲了!」這個念頭若生起,我就再自我警惕一下,把「五十」存下來,重新開始,現在才三十多歲而已。
古人說「三十而立」,所以我現在才開始要做事情。我要把自己的心放寛,因為我們還有很多事情才要去認識、要去學;人生方向才真正對準,我才要開始很平穩地走在這條方向正確的道路上。
(整理/林玲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