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11110恆持大愛惜福緣
Pooling Love Together to Light Up the World
匯聚螢光善能量
點亮心燈勇承擔
信己無私性本善
恆持大愛惜福緣
最近我常說「生命盤點」,今天的北區歲末祝福,看到這麼多慈濟人,有慈誠、委員、榮董,還有已成就、未成就、當成就的大德們。已成就,就是已經受證的資深菩薩;當成就,就是今天受證的慈誠、委員。
點滴匯聚 光照世間
感恩榮董們付出愛的力量,發心支持慈濟,將力量普及到國際。慈濟人常常會說「國際救災」,其實多數的國際救災,都是當地慈濟人就地取材,不足的,才是我們幫助他們,因為慈濟的發祥地在臺灣。
最近我一直在提起「火金姑」(臺語),「火金姑」就是螢火蟲。一隻火金姑的亮光微不足道,但是一群火金姑聚合起來,就可以為人間照光。人,也是一樣,一人一個銅板,一點都不影響大家的生活,力量雖小,但是匯聚起來的力量卻是很大啊!
大家聽見師父呼籲要捐疫苗,人人就起來響應,紛紛啟發愛心。師父來了,大家為了表達響應的心意,把平常累積的銅板會合起來。這一輛車,四個輪子,載了幾個缸、幾個甕,裡面裝的就是平時不斷累積的銅板,可見愛的能量很大。
這些愛心來自臺灣,一個個銅板的付出,量之多、力之大,可以讓臺灣發光發亮。慈濟人不爭不取,很自然的付出,這是最和平的亮度,也是最美好的光明。
信己無私 信人有愛
北區慈濟人很有創意,請師父把捐款收據抽出來。我本來以為是三、五、六張,不是,一張張的收據,一直抽都抽不完,每一張收據都有它的分量。
我一向都很自不量力,看到人間苦難時,不由自己地就會說,「我們來承擔。」到底有多少人可以承擔呢?我總是一個念頭——信己無私,信人有愛。對啊,師徒之間總是有這樣的觀念,人人都相信自己無私,就可以見人說慈濟。
我在新店靜思堂樓上聽慈濟人分享,許多人年紀都不小了,卻還很有毅力,不但辯才無礙,頭腦也很清楚。因為「信己無私,信人有愛」,所以可以見人說慈濟、講疫苗,而人人有愛,因此大家都能認同做好事。
在人世間助人,是最快樂的事情,有這麼多人響應慈濟,真是感恩啊!感恩所有的慈誠、委員、榮董和每一位慈濟會員,大家愛的能量,點滴會合。
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也就是佛陀所說的「人人本具有佛性」,人性原本就是清淨無染。釋迦牟尼佛在地球上出生,體會到眾生的苦,所以發心修行。他覺悟了,跳脫了人間的苦,但是他不捨眾生,還是回歸人間來教導我們要行菩薩道,關懷苦難人,造福人間。
今生的果是前生的因,前生有造福因,這一生才能得福果。有因有果,果中再藏因,所以我們要好好做好事,生生世世才會有這樣的福緣,彼此共修佛法、同行菩薩道,這都是我們共同的願。
(整理/林玲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