貧窮布施心富餘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


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20211101貧窮布施心富餘
To Give Generously with a Heart of Riches

逆境磨難志堅定
貧窮布施心富餘
至誠信仰修福慧
轉念少欲天地寬

緬甸慈濟人很用心,疫情當下仍下鄉發放,給予當地鄉親物資和生活用品,這都是慈濟人在逆境中,仍意志堅定菩薩行。當地有一群慈青非常難能可貴,在很多被封鎖的地方,和慈濟人挨家挨戶去訪視,投入力量一起搬運物資,共同守護緬甸,為苦難人付出。

窮人米撲滿 發心布施不難

有一位踩三輪車的工人,有太太及孩子要照顧,因景氣不好,把他們送到親戚家,然後去做搬運工。他一天只能賺緬元一千九百元,換算臺幣是四十元,但他願意捐善款九百塊,是整天工資的一半。他的工作很辛苦,還願意捐錢助人,聽了這樣的故事,我真的很感動。

佛經記載:「人有二十難,富貴學道難、貧窮布施難。」這位工人生活貧窮,在這一波疫情下,還願意發大心捐款,真的是不容易,錢雖然不多,價值卻很高。

還有一位阿嬤吃白飯、配開水,每天煮飯量米到鍋中時,還要從中抓一把米捐出來,這真的是很令人疼惜。他們聞法得知「信為道源功德母」,哪怕只是一粒米,只要盡心力、虔誠付出也是功德。

少欲多造福 轉心念可救人

記得幾年前,我推動「八分飽、二分救人好。」現在全球有八億多人口,都在飢餓、斷糧裡;假如人人都盡一分心力、減一口飯,天下就會減少很多貧窮挨餓的人。

總而言之,要少消費、多造福,這沒有影響生活,但在人間是大造福,讓人人免受飢餓、貧窮、病苦。所以佛陀教育大眾,轉一個「貪」,就可以滅一分「貧」;我們轉一下心念、愛心一啟動,就可以幫助人。

積善富有餘 掘湧泉不乾枯

請大家要發心立願,要多去理解人間的道理。「入我門不貧,出我門不富」,肯做就是富,只要願意付出,心富永遠都有餘,也不會比較窮;不肯幫助人,也不會比較富有。

所以說井水沒有汲,井水還在井中;每天去汲井水,滋潤大地供應人,井水不會因此而枯竭,仍會繼續湧泉。這就是生命富有的累積,天下物資很豐富,只要有心、有愛,這豐富的物資都是屬於人人的。各位菩薩,我說的話,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!

(整理∕莊淑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