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11027無忍境界得輕安
Forbearance and Gratitude:The Keys to Ease and Peace
寬大心量息紛爭
忍而無忍輕安得
改往修來行六度
地湧菩薩氣順調
看到難民們的悲慘遭遇,因為人禍造成了多少人離鄉背井,無家可歸,感覺這樣的人間真是苦啊!人間還有什麼好爭、好計較的呢?世間無常,最好的享受,就是及時行善。助人為快樂之本,當我們發起了愛心、善念,看到了苦難,及時去付出,會很快樂歡喜。
心寬念純 消業增福
有價值的人生,就是要把握時間。如果把時間浪費在腦海中翻舊帳,不斷思索、煩惱誰欠我的債,我要加倍討還,這樣是很辛苦的;被欠債的人也會被逼得很苦,或者是被逼到受不了,以牙還牙,反咬一口,這樣的心態,就是造禍,不是造福。
要擁有「福」,心量要寬大,不如意現前,就是忍;忍而無忍,就是感恩的境界,感恩對方消我業障。有業力就要償還,用感恩心面對,才會輕安自在,心無煩惱,這是修行最頂端的功夫。
世俗塵緣紛擾迷惑,財富、物資、名利都是虛幻的,心中存有「貪」念,會汲汲於追求,是很辛苦的,我們修行要修得輕安自在。
慈濟人都會記得師父說:「甘願還,打八折,不甘願還,要加倍償還。」總而言之,我們要好好地修好自己的心,不是光會說、會想而已,真正地要身體力行。
六度萬行 勤行修持
師父一直提起「盤點生命」,期待各位菩薩,提起力量去救拔眾生的苦,這才是來人間的生命價值。
盤點我們的一生,到底創造了多少價值?回顧過去,有錯誤的,及時改掉;對的事,做就對了,我們要珍惜,不斷地做下去,那就是造福人間。
佛陀教育我們行菩薩道,要修六度萬行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。現在人口多、交通方便、資訊發達,聽到的、知道的道理很多,但是知道了、了解了,要有心去做。只要有心付出,就不難。
借力使力 菩薩湧出
菩薩們,鼓勵你們多看天下事,愛心沒有隔閡,慈濟跨越宗教,會合了佛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,大家沒有宗教的分別,互相幫助借力使力。
當地的宗教,雖然有人力,但是需要我們一起來幫忙。我們都在平安、有福的地方,就用我們的力量,去帶領他們,用在地人的力量去發放,這叫做借力使力,這就是人間的「菩薩從地湧出」。
《法華經》的經文也有提到,不管是在哪個國家,鼓勵菩薩就地出來,或是從其他國家搭機而來,十方集合而來,就像從地湧出,這不就是人間菩薩嗎?
大家要好好地閱讀《法華經》,對照一下,佛陀時代要教育我們的教法;現在的時代,交通、訊息、人群、物力都很俱全,我們及時去幫助苦難人,這就是慈濟人,要做到自我期許、生命盤點,成為人間菩薩。
期待人人要為自己祝福,也要反省檢討,過去有錯誤的,要趕快消除掉。每天唱誦回向文,「但願業障盡消除,世世常行菩薩道」,不是只有唱誦、懺悔過去的貪、瞋、癡,真正要實踐,這就是教育。
希望消災免難,就在我們心腦的那一念虔誠,所以將天氣、地氣、人氣順調,天下就無災難了。
(整理/明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