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/周幸弘
古書中記載:有位貧窮的人,孤單獨居,無親無戚。但他非常認真打拚,卻也只能求得溫飽,身邊一無所有。
有回他砍了些柴,帶到城內去賣。得了錢換來一小包稻種後,便打道回府。此時年關將近,他感受到家家戶戶團圓過節的氣氛,心生羨慕,覺得自己也該成家。但家徒四壁,如何養得起妻小呢?他想,也許可以利用這包種子好好耕耘,再作打算。
當他回到家中,為免種子被偷或被老鼠咬,考慮半天,決定將這小袋稻種用繩子綁緊,懸吊在床上方之屋樑。費盡力氣處理好,終於感到安心。
當他躺在床上,看著這包種子,就開始作無盡的計算。他想,必須找片肥沃土地,拔除野草,然後將種子遍撒田中。不多久,稻田青翠,然後就會結穗累累;再過些日子,終於收成。
既已收穫,就能增加更多的稻種,到時候就可以找更大的土地,再認真撒種耕作。之後,也會見到一望無際、綠油油的稻田,到時又可收割。當稻穀成堆,就可出售,所得金錢便能用來娶妻。再繼續種田,妻子也將懷孕生產,就會有個可愛的孩子。
「這孩子該取什麼名字好呢?」他左思右想著。剛好從屋頂破洞望出,可見一輪好美的明月!他認為「月」是好名,而他的孩子得取個比月亮更好的名字,所以取作「賽月」童子。正當他志得意滿之時,老鼠咬斷綁稻種的繩子,那包種子乍然掉落,不偏不倚地恰巧重重擊中他,遂一命鳴呼!
這位窮人的計畫可說是很完善了,但他所期待的「賽月童子」,始終在其生命中不曾出現,因為這只是他虛幻的妄想罷了。凡夫經常生活在妄想中,只是有的人妄想很短暫,有的人則為時很長。學佛就是要明白世間無常,應該把握時間努力付出,不要浪費在妄想中,才不會空過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