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11009精進業識善流轉
Being Diligent from One Life to the Next
精進業識佛種性
與生俱來善等流
回歸純真淨無染
菩薩身影在娑婆
聽到了孩子嘹亮的聲音,(郭)宜年才四歲,還那麼小,但是他發出的聲音非常清淨無染。
每天早晨,我要走進餐廳時,遠遠地就會看見他小小的身影,穿著白色的上衣、深藍色的小褲子,牽著媽媽的手。我從走廊那一邊走來,他看到師公了,雖然還很遠,就開始準備要雙手合十,好可愛。等到我靠近時,他就會頂禮,伸出小手讓我牽著。
晶瑩童心 清淨智慧
他總是很快樂,什麼事都學大人,也學修行者如何修行,在家裡也會做早晚課。最近他都在早課時來到精舍,很有秩序地跟著大家進來,也找位置坐下,同樣很有規矩、很用心。據說他也會跟大家一起寫筆記,我總是自問,「這孩子,是哪一位精進菩薩回來的?」
他的意識田中仍存有過去的記憶,還是很精進,想必他過去生,應該也時常回來做早課,是跟常住一同生活的修行者。我們平常所做的事情,眼睛看到、耳朵聽到的,生活中會使用到五根,我們的意識都會接納。這孩子的記憶清新,一點就通,耳朵聽的,他運用耳根接受了,且聞法入心。
他用心學習,看著修行者的規矩,眼根、眼識、意識會合在一起,攝受在記憶裡。他看著大家這樣有次序地修行,也同樣會跟著做。總之,憑著我們的意識,要用心,學無止盡,他就是這樣可愛。
我們要記得,修行,從五根、第六識好好地分別是非,對的事要用心吸收。第七識好好地思考、第八識好好地藏著,看、聽,都要入心,收入記憶之中,所以我常說,要多用心啊!
你們現在聽到了,用分別識,知道師父說的是一個孩子。你會記得這個孩子,我們天天都看到,清楚他的殷勤學習,這就是記憶。想到這個孩子,耳朵聽到,還會想到師父在讚歎他,這都是在我們的心,也就是在意識、記憶裡面。輕輕一點,會很快把它組合起來,師父說的是那個孩子,他的樣態,他的過去、現在,都總合在我們的意識田中。
學佛不難 感恩尊重生命愛
這孩子這麼小,本性純真、清淨無染,他的佛性不少於我。我們這一念性,往昔以來被無明重重掩蓋,我們要修行,就是要去除這一重重、一層層的骯髒,回歸清淨無染的本性。
我們要像這個小孩一樣,哪怕是那麼長的掃把,他也要拿起來,在那兒掃啊、掃啊,找回初發心。
師父現在很用力在說,要相信人人本具有佛性,要回歸佛性,就要從修行開始。修行,要先培養愛心,就從重視生命、護生開始。我時常說,感恩、尊重、生命、愛,凡事都要用感恩心,感恩大地、感恩大環境、感恩每一個人。人人都有佛性,我們都要尊重;表達感恩與尊重,就是完整的大愛。
看到了嗎?那條黑黑的蛞蝓,是一條小生命。這孩子看到了,沒有去擾動牠,讓牠悠哉悠哉地走牠要走的路,這就是純真的本性。菩薩們,學佛不困難,就是這麼簡單。
(整理/林玲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