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江映月菩提行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20210923千江映月菩提行
Tzu Chi's Medical Volunteers - The Living Buddhas of Our Time

雲樹遙隔心相繫
千江映月菩提行
堅定志業終不悔
人生無常慧命長

全球人醫菩薩們,我的心情的確很複雜!二十五年來,以往這時候,就是全球人醫菩薩回歸心靈故鄉,共同欣賞圓圓中秋月的時候。今年很特殊,月亮依然圓,天空一片清朗,但我們只能在線上聽著、看著彼此。

一線繞全球,的確是很長,但是這分情,還是很貼近。聽著大家說,人人都很思念彼此,也很期待能回來,我也是這樣期盼著啊!

人醫典範 常在人間

雖然大家今年這時候不能回來,但是過了這一波疫情,大家還是可以常回來。只是有一、二十位人醫會的醫師,我們再也看不到了,讓我們很緬懷。

從我開始義診,曾文賓院長就陪著師父上山下鄉去做義診;後來我蓋醫院,他成就我,在醫療志業上實在是幫助我很多。還有花蓮慈院第一任院長杜詩綿,從籌備醫療開始,他一路陪我,還有楊思標院長,也不在了。

在菲律賓的呂秀泉醫師,以及平常在美國的林慧如醫師,她也時常回來,回來就是在精舍。以前每年農曆八月的這時候,我們也一定會看見巴拉圭的梅沙醫師。提起梅沙醫師,可能資深的人醫菩薩都還有印象。

讓我緬懷的人醫菩薩真的是很多,我永遠看不到他們了!但是我相信,他們與師父有約,他們先去鋪路,在等待著我;也許幾十年後,他們還會與我同在。

仁心付出 創造生命價值

有人,就不能沒有醫療,醫療是生生世世,是永恆的志業。很感恩,醫療志業三十多年了,但是義診已經四十九年,快五十年了。我們一開始是在仁愛街開辦義診所,但因為又貧又病的人越來越多,我們才想到要蓋醫院。

有人,就離不開病,尤其是貧病交加,更苦。此外,他們的心,我們也要一起輔導。

一位年輕人,因為長時間臥床,導致肌肉萎縮。大醫王關懷他一年多,今年四月,他已經可以不用枴杖走出來;七月時,志工去送藥,看到他竟然可以騎著摩托車去理髮了。

看到醫師的付出,讓病人能恢復健康,走出家門,這是最大的回報。人生無常,大家還是要把握因緣、時間,發揮生命的價值,因為你們、我,同樣都有生命的價值。

最近我常說,盤點一下自己的生命,到底我們累積多少生命的價值?為人間付出、付出無所求,就是最扎實的功德。我也常說「功德無量」,是啊,無量功德是數不清的,而這些都會回向給自己的生命。

各位都是病人生命中的貴人,期待人人發心立願,日日都要投入人群。這也就是師父時常說的,人醫如人間活佛,又如聞聲救苦的活菩薩,感恩菩薩與醫王們的付出。

(整理/林玲悧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