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位年輕人雖然辛勤工作,卻總是三餐不繼。一天,他經過某個村莊,看到一頭母牛剛生下小牛。他心想:如果買下小牛,把牠養大再賣掉,就有經營生意的本錢了。恰巧牛主人正擔心母牛養育小牛會消耗很多體力,無法好好工作,就很便宜地將小牛賣給年輕人。
年輕人牽著小牛繼續走,遇到一位獨居的老婆婆,便向她租房間,並約定過一段時間再付清房租及伙食費。此後,老婆婆每天提供三餐給年輕人,也幫小牛準備食物。
過了一段日子,年輕人覺得必須等到小牛長大才能還錢,實在對不起老婆婆。於是,他向老婆婆說:「我不能再麻煩您了,我想到外地找工作謀生。長久以來蒙您照顧,無以回報,就將這頭牛送給您吧!」老婆婆慈祥地說:「好啊!你放心去找工作,我會好好地照顧牠。」
老婆婆將小牛像自己孩子般疼愛,由於小牛全身毛色黑得發亮,又常跟在身邊,便為牠取了一個奇特而親暱的名字──祖母的黑痣。「祖母的黑痣」常與村裡的小孩玩耍,和其他牛隻也處得很和睦,在愛的環境中逐漸成長得強壯、乖巧又聰明。牠常常想著:老婆婆年紀大了,還要辛苦養育我,我應該好好報答她。
有一天,有個商隊用牛車載了許多貨物經過村莊,涉水過溪,沒想到因為貨物太重,所有牛車都陷入溪底的軟泥,任憑牛兒們再怎麼使力也拖不動。商隊裡有一個人很懂得牛性,他看見對岸有一群牛,就走過去想找頭強壯的牛來拉車,他一眼就發現毛色黑亮、腳力強健的「祖母的黑痣。」商人問看牛的人可不可以借用這頭黑牛?看牛的人說牛主人不在這裡。商人走向「祖母的黑痣」,說道:「牛啊!如果你肯幫忙拖動那些牛車,我就給你五百貫錢。」牛兒無動於衷,商人又說:「要不然一千貫?」
「祖母的黑痣」聽了,輕快地跑向車隊,商人將拖車的架子放在牠身上,牠拖起一輛輛陷在溪裡的牛車,一會兒就全部拖到對岸。商人用繩子將五百貫錢綁在「祖母的黑痣」脖子上,但是牠好像很不高興,擋在車隊前方。商人自知理虧,趕緊再掛上五百貫錢,牠才退到旁邊讓車隊前進。
「祖母的黑痣」一路跑回家,老婆婆看到牠脖子上掛著那麼多錢,非常驚訝,就問看牛的人,得知事情經過後,不禁感動得哭了起來,說:「孩子,你花那麼多力氣賺來這些錢,我很感恩,也好心疼!」
人生在世間,有兩種要素萬萬不可缺少,一是「感恩」,另一種是「大愛」。日常生活無不來自天地萬物的賜予與社會人群的協助,我們應事事感恩、時時感恩,發揮良能來回饋世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