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擔使命積善德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
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20210822力擔使命積善德
Creating Life's Values Through Doing Good and Developing Virtue

道心貼近得知音
法緣相續入人群
觀身不淨修無我
力擔使命積善德

聽到各位菩薩的分享,我的心靈也如同是在聞法。

人間事物,離不開「人」——人間,人與人之間,這個「之間」,就是事與物。

事有形,有距離,就如同我們現在所坐的位置,距離是那樣的近;反觀海外菩薩們遍布全球,他們與師父的距離很遠,但是心,總是很貼近。

有形的距離,這都是「相」,最重要的則是「心」。心就是「法」,法在人與人之間;你我師徒之間、慈濟人之間,都有一個共同的因緣法——因為有慈濟,才會距離不分遠近,共同關心慈濟事。

把握因緣,成就五十五年慈濟事

慈濟事,開頭從一個人的觀念、一念心啟動而開啟。開始的因緣,就是「皈依」——那時,我的師父要我回嘉義去,師命難違,我決定回西部去了,卻剛好有三位菩薩要求皈依。

因為有這個緣、在這個時候出現,我便向她們開出一個條件,我說,「我不收徒弟,你們想要把我留在花蓮,唯有一個因與緣能成就,只要能做到,我永遠與花蓮有不解之緣,這粒種子就會在花蓮生根,與這片土地結合在一起,永遠拆不開。」

那個時候,那一粒種子就叫做「因」,種子落在花蓮這一塊土地上,就是「緣」,慈濟今年五十五年,若沒有那一段因緣,可能就沒有今天的慈濟,所以,我們一定要好好地把握人生的每一分因緣。

有價人生,善用人身無我付出

最近我都在評估自己,到底是「有價」,還是「無價」?人的生命價值在於——這件事,是我應當承擔的,我就要頂起這個責任,發揮自己的專長為眾生付出;這就是價值,也就是「有價人生」。

人往生了,身體脹了、開始爛了,可以聞到了臭味......人生最不乾淨就是這副身軀,所以佛陀說「觀身不淨」;人生的所有計較,也都是因為有這個身體——也就是「我」,而在計較。

什麼是「我」?因為有這個身體,才會說我、我、我——我的見解,我的感受,我的想法......若沒有這個身體,便就沒有「我」——沒有這個身體,也就沒有了想法;沒有這個身體,任何事都做不了,所以,假使我們不把握當下所擁有的這個身體,因緣過後,也就無權力可以做任何事了。

以德聚得,得人心人力共成好事

各位菩薩,人生的一切都在因緣中,我們要好好把握這一念心,有做才有得,也才有德。

前面是得到的「得」,也就是有所得——自己做了以後有感受,進而帶動人人跟著一起做,大家共同完成了,這種歡心歸納於自己,「得」心如意,這叫做「得」。

出於一片好心,成就一樁樁好事,那就是道德的「德」。好心,是自我的修養,能夠秉持一分好心好意,不僅人生沒有做錯事,還能把握時間長期付出成就很多人,好事一樁樁完成,這叫作「德」。

這分樂於為眾人付出的個人修養品「德」,我感受到了、你們感受到了,人人向我的行為看齊,這便又是「得」——大家一起得人心、得人力,有人有力,就能更普遍共同地為天下人做天下事。

頂天立地,天下人做天下事

做人要腳踏實地,立地頂天——我們既是立地了,就要頂著天,無論天有什麼樣的災情降臨人間,我們既立地就是天下人,天下事,天下人做,人人都要出一分力頂住,天才不會塌下來。

總而言之,人人都有一分力量,有心有願就有力,請大家多用心。

(整理/洪淑芬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