積福造善護乾坤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

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20210815積福造善護乾坤
Protecting Our World by Creating Blessings

無常示警喚覺醒
良醫救子費思量
知行合一習善法
調整心路共造福

看到各地的疫情,心就像糾在一起那樣地緊繃。這一波的疫情,的確給予人很沉重的壓力,面對這樣的危機,人有沒有覺悟?有沒有覺醒?

這個時候,最需要的是人人戒慎,要守戒、守規矩。過去,我們太放縱了,凡夫的心散逸慣了,心天天向外奔馳,都是想著如何享受、如何爭取。擁有很多,還要更多,永遠不滿足,欲念已經到達這樣的境界。

聞法讚歎 習氣難改

《法華經》裡的「醫子喻」,那一位醫師是個名醫,醫德很高,但是對自己孩子的教育,孩子總是不聽,而且仰賴著父親是名醫,認為:「有病了,爸爸會為我治療。」爸爸跟孩子說,要好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,人人要自愛,要提高警覺,不可以妄念,不可以妄動,有損身心,但是孩子不聽。

同樣的道理,佛陀來人間,說了許多的法,後世的人慢慢地覺悟,慢慢地口傳、筆傳,這都是經過了幾百年後的事了。說得很好聽,文字也寫得很美,但是世間的人,聽歸聽,能做得到嗎?要改變生活習氣,真的很難。

寫下來的文章,文字寫得美,拿起來看,讓人讚歎。但是,在自己的生活中,能不能依照書面上文字所寫的道理,應用在人與人之間?還是一個字,難啊。

欲望無底 張口造業

現在,為什麼會造成這麼嚴重的疫情,那就是欲念,而人的欲念最能快速感受到的,就是吃,人人追求著各種不同的口欲。

在海底裡,一撒網放出去,再拉回來,多少生命陷入網中,不斷地掙扎著,這麼多的一條條生命,都是每天要供應人的這張「口」。人一定需要這樣才能生活嗎?其實,能讓我們健康活下去的,是五穀雜糧,並不是海裡的這些新鮮的、活生生的性命,也不是陸地上這些牲畜的生命。

天空飛的鳥,地上走的禽獸,水中游的魚類,都各有牠們的生命和自由的世界,人也有人在陸地生活的世界。人類眾生,魚類眾生,鳥類眾生,禽類眾生,無量數的生靈合在一起,叫做「眾生」。眾生殺眾生,吞食眾生,這種互相殺害、互相吞食,就是造業。

調整心路 利他造福

在世間,不只是人與人爭,動物與動物爭,人類網羅一切的殺傷,都是造業。現在天下災難偏多,這都是業力,大家要提高警覺。

我們要好好地用心,祈求天下平安,我還是要向大家呼籲,戒慎虔誠;戒,就是調好心念,方向不要有偏差。我們要付出,為人類造福;每天調整心路,方向對正,就是日日積福。造福、積福,增長智慧,這叫做「福慧雙修」。

各位菩薩,我們要虔誠祈禱,期待這一波的疫情,平順地過去,風調雨順,天下平安。

(整理/明萌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