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智導行淨口業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
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20210812悲智導行淨口業
Practicing Kind Speech and Wholesome Eating Habits

出言暖語安天下
吞食動物染病源
悲智導行淨口業
感恩萬物共榮存

疫情之下,每一個人都戴著口罩,這讓我想到——因為有這一張「口」,舌頭一動、出個聲音,就可以說出心靈的話、表達我心所想;可以彼此談心,相互關懷,以法互動。人與人之間,好話一句讓人歡喜開懷,予人安心安慰;說好話,不僅對人利益多多,也能安天下、安人心。

然而,「口」也是造業的源頭。為了身體健康,人們靠這張嘴來進食、攝取營養。每個人對於「吃」,總是有許多挑剔,有人喜歡甜的,有人喜歡辣的,有人喜歡鹹的......各人口味都不同,更麻煩的是,大口一張,就吃掉無數動物生命。

人類吃越界,病菌從口入

每一種動物,都有人喜歡,也有人害怕;就如蛇,雖然大家普遍都很害怕,可是吃蛇肉的人卻也大有人在。怕牠,卻又吃牠,這就是人類無明、貪念的心態;為了吃,不知吞食多少動物生命。

人類貪圖享受,夏天太陽大、天氣熱,人們不想暴露在酷暑之下,就躲進有冷氣的室內納涼;身體舒服了,卻不曾去思考,短暫的享受需要消耗多少能源、造成多少污染?任由大環境因為汙濁循環而加速不調,促使天下災難偏多。

就如這一波的疫情,也是人類共業所造就。過去以來,人類不斷造作、不斷累積,讓世間污濁、病菌很旺盛。病菌從哪裡來?從口——人類吃得越界,病毒、細菌藏伏在動物身體裡,也跟著被人類吃進肚子裡;不吃動物命,就不會讓病菌從口而入,也不至於讓人間疫病叢生。

聽動物悲鳴,莫逞一時口欲

期待大家提起知識、智慧,好好地去思考:宰殺動物,將牠們烹煮來吃,只是逞一時的口欲;食物在口腔停留幾秒鐘就吞下肚去,但是,人類為了這一口肉,要飼養牠們多久?要消耗多少飼料、水源?

每一個人都希望居住在大一點的空間,可以自由自在活動,但是,就因為人類要吃,所以產生「畜牧」這一項謀生的事業,人們運用科學的方法,想方設法讓動物增產、不斷從牠們身上牟利;設身處地想一想,這一群動物多麼可憐!

真誠愛萬物,謹慎因果報

天地這麼大,可以種植很多的青菜、水果,供應給「人」滋養性命就足夠了。但是人總是貪口欲、有所求,飼養動物來殺,用血淋淋的動物命來滿足人類的口欲,這叫作「殺業」,也是吃的「口業」。

佛法道理就是一個「愛」字,教育人人以真誠的愛,愛「人」物、愛動物、愛天下物。只要人心有愛,四大就能調和,氣候就能平順,該有太陽的時候就產生充足的熱能、溫度,供應萬物生長,夜間有露水,天空會下雨,天地大空間都能孕育五穀雜糧......

人間有愛,則天地萬物都能養人,期待人人懷抱感恩心,與天地萬物共處,也要謹慎如是因、如是緣、如是果報。請大家多用心。

(整理/洪淑芬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