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藥草喻品》四無礙智 善說度眾

0觀看次
A- A+

20150303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 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870集
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善說法義詞樂說四無礙智故,
序事有條序理按時應機無礙,
有宏觀細思巧妙法度無量眾。

天下宇宙萬物真理,完全攝受在佛陀的心腦中。他來人間度眾生,話從口出,他所想、所了解的一切道理要從口說出來,叫做善說。「善說法義詞樂說四無礙智」,要有說法無礙、義無礙、詞無礙、樂說無礙,具備這四種條件,。

儘管我們一直想將所了解的法表達出來,詞不達意,人家也聽不懂。佛陀的法性覺海,他覺悟之後的智慧要表達出來,必定要具備這四種無礙的智慧。佛陀的四種智──大圓鏡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觀察智、成所作智等,也要表達出來,眾生才有辦法體會。

佛陀一生的說法,先三後一,都是應佛陀的心智,觀眾生根機,適應眾生所需要,他循循善誘來教育。也都不離開「法」、「義」、「言詞」、「樂說」,很歡喜要說給大家知道,這就是佛陀一生說法所具備。

佛陀不只說法,他用種種言詞。法,要敘述事,要說道理,要先說人事。做事若能圓滿,做人就圓滿;人事圓滿,就是理圓滿。所以他用種種方法,教育我們如何做人,如何修行,面對人事物的時候,要如何處理而不會受到事物來染污我們的心。

佛陀要用很深奧的義理為我們分析,所以「序事有條序理按時」,要看時機、看場合,還要應個人的根機,都要用智慧來觀察。同一個法,佛陀也要經過分析,敘述義理,使用他的言詞,不厭其煩,誨之不厭,教誨眾生不生厭倦,很殷勤樂說,才能「序事有條序理按時」,才能應機無礙。

佛陀具有「宏觀細思巧妙」。佛陀的覺性慧海如此宏觀,如何對眾生有利益?心思要微細觀察。知道如何利益眾生,且讓眾生歡喜接受,簡單法入心、身體力行;這就要宏觀而細思,發揮那分巧妙的智慧,說一切法,度無量眾。

所以,我們要有宏觀細思巧妙,用法度芸芸眾生。我們必定要將佛陀的教法入心來,才能在人群中引導眾生,造福人群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