積造善因成菩提

0觀看次
A- A+

主講╱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10512積造善因成菩提
Giving Rise to Goodness Every Moment, Every Day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
企求幸福心所向
積造善因需長時
三好教育知運命
安貧樂道成菩提

求福、求平安,是人人心嚮往的方向,但是有求就能必應嗎?我們平常有沒有造福?有沒有結好緣?如果時時好心、日日好事,總是見人都是好,能夠把握時間提升生命價值,人人都抱著這一分的彼此祝福,必定是事事如意。

造福結好緣 平安應緣生

我們一定要好好地記得,要把握當下的這一秒,過去的每一秒都是由當下的這一秒累積,過去累積好事好心,現在仍是要用好心,把握現在,自我發願,期許天天還是要做好事,這是我們時刻無間斷要恆持的心念。

看到了天災還是頻傳,就如加勒比海島國聖文森火山爆發,火山灰不斷地噴發出來,只是一個小島,之後又是下大雨,可以想見這樣的災情是多麼嚴重,尤其是在聖文森平常就欠缺物資。

堪忍信願行 實踐三好願

我們在聖馬丁有一位委員朱細芳,她發揮慈濟精神,用愛關懷附近小島的居民。夫妻倆,太太做慈濟,先生支持她,他們時常都是自掏腰包救濟災民,同樣都是發大心立大願;也是與我們一念的虔誠心,同時舉辦浴佛為天下祈福。

我很讚歎她,她在那裡已經一、二十年,慢慢地帶出委員同行菩薩道,也有灰衣志工一起加入。雖然人手不多,他們虔誠帶動助人,積極分秒過人生;尤其當地窮人多、老人多,更是關心照顧老人院,這都是心中有愛、造福人間。

收到臺灣捐贈的大米,他們粒米都很珍惜。要發放大米時就教大家,第一杯米,要口說好話;第二杯米,要身行好事;第三杯米,心存好意。這是他們把法與事會合起來,要幫助人,打從內心把法同時付出。

讓每一位來領米的會眾,都有一番的教育,教導人人,不要貧窮起盜心,要守本分,要守貧還要很歡喜來求道。所以在他們家裡,常常都是人群聚集,彼此分享師父說的法,來看師父的「人間菩提」。這是人間菩薩發心,她守在那個地方,就如佛陀來到堪忍的娑婆世界守護。

順因緣精進 佛法恆傳承

佛法教育在人間,讓人間有各種不同的因緣受教,只要用心,任何一個角落,都可以把佛法精神鋪蓋出去,聖馬丁,就是一個例子。

聖馬丁本來都是信仰西洋的宗教,可是因為一個人、一個家庭,開始帶動起來,用虔誠的愛心走入人群,不斷地接引帶出種子;同時關懷付出時,要給予人人糧食充飢,讓他們心能快樂,所以心存好意,不要埋怨,不要懷恨,要打開心胸。來到人間,隨著因緣要認命,要知道因果,鼓勵大家認命精進。

慈濟人入人群將佛法帶進去,讓他們共行「人間菩薩」,一起走出這條人生正確的方向。

(整理/蔡惠如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