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戒持善靜思惟

0觀看次
A- A+

主講╱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10429守戒持善靜思惟
Doing Good and Curbing Desires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
愛滿人間護孤老
悲願發心米成籮
覺悟真理如來道
守戒持善靜思惟

看到大愛新聞畫面中的這一位老人家,她是孤老,沒有家人來照顧,去年有人通報給慈濟,慈濟人陪她就醫、住院開刀,幫她打掃房子,修理屋頂漏水,家裡還加裝了安全扶手,讓她走路預防跌倒。志工分享說:「阿嬤一個人,我們能夠多給一分愛,就多給一分愛,如果沒有多送一點愛給她的話,我自己都看得很捨不得。」看!慈濟菩薩,人間有愛的人啊!這些都是我們可見證的人間菩薩事蹟。

五毛錢、一把米 佛法在人間

佛陀兩千五百多年前說的法,慈濟這五十五年來,點點滴滴把它成就起來。慈濟創始,一念善的起步,不是有錢了才去做,而是沒錢就開始了。五毛錢,家庭主婦從每天的買菜錢裡存下五毛錢,一天一天的累積,累積起來就可以去救人、助人。

二○○八年慈濟志工將「竹筒歲月」的精神推廣到緬甸,農民也開始日存一把米——一把米,八分飽,二分救人好。他們每天煮飯時,從鍋子裡面抓出一把米,放進一個米撲滿中,來幫助更窮的人,既不影響自己的這一餐飯,那一把米的累積,每個月會合起來,竟然有三千多公斤。

緬甸「日存一把米」還在繼續喔!去年新冠疫情期間,十六個村莊、兩千多戶家庭一起日存一把米,米撲滿一打開,有兩萬多公斤的米,不要小看這「一把米」,人多力大,可以幫助多少村莊、多少挨餓人家,讓他們餐餐有飯吃。「竹筒歲月」也好,「米撲滿」也好,這個觀念是永恆的真理,這就是「法」;「聞法」了身體力行,點滴付出,這叫做「弘法」。

天地變、災難劇 欲念墮惡道

我們看到了新聞中多少國家又是野火,又是熱浪,發生異常嚴重的災難。現在氣候變異,天地告急,本來是藍藍綠綠的,很美的一顆地球已經變色了。人啊,要心包天下,而不是欲念,欲念若是包天地,那就是苦難捨了。

我們要縮小欲念,縮到了天空海闊。當我們縮小欲念,我們就自由了,周圍沒有任何限制會將我們卡住,自然空間就大了,海闊天空。

所以人人要用愛互動,情才長、愛才會大。生來時,為人間付出,逍遙自在;年紀大了,自然法則來了,輕安縹緲,解脫而去,這都是很輕安自在。我們說,這就是福、福報。還要保持著我們的慧命,去來自如,這樣叫做「成佛」、「如來」。成佛就是覺悟,如來是來去,乘如是覺、悟如是理,來去自如,這叫做「如來道」。

各位菩薩,希望大家要看清,人世間災難偏多,這一波的疫情,唯一的靈方妙藥就是非素不可。人人茹素,我不吃,你不殺,讓眾生靈自然生、自然滅。我們依業力而來,之所以能得人身,用人的身體有福在世間,是因為我們有守過戒;而動物跟人一樣,也是乘著牠的業力,來到這個世間跟我們共住。這一生若是不守戒、不行善,將來一定是墮落,所以我們要守好現在,明明覺覺知道,要預防於來生墮落畜生道。

各位菩薩,學佛沒有其他的方法,只有用心細思,細思叫做「靜思惟」,靜思惟叫做「禪定」。心定,就有辦法發揮智慧,有智慧就會認識道理,去理解天文地理、人間的真諦。請大家守戒、定靜、靜思惟,多用心啊!

(整理╱高怡蘋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