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10214性地純良生無量
Taming Our Temperaments with Wholesome Dharma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處眾修鍊養心性
朝耕暮耘除無明
法入心田成沃土
善生無量慶豐收
人們總是祈求風調雨順、天地平安。風調雨順很重要,若要四時節氣調和,需要人心調和,人人共同和諧,氣候就能調順。
我常說:「天有天氣,人有脾氣」,所以我們要好好地修心養性。脾氣是一股氣,若是心中無明,不明白事理,只顧自己,我行我素,「我做的才算數」、「我說要這樣做」,這樣的氣是不調和的;而是要好好地修心養性,提出自己的想法,請教大家是否可行,大家共同來協調,當大多數人贊同,此事就是必行,合和眾人來成就大事,這樣才是調和。
繞佛之美 人人調合和諧
就如同我們繞佛,眾人共同朝著一個方向,心念虔誠,你的、我的、他的,大眾的心念共為一念,不能有分毫偏差;聲音調和,韻律調和,從心中自然生成那一分的道氣虔誠;口念身動,一步一步踏步往前,前後擺動齊一,人人踏步身行莊嚴。眾人一心,步伐整齊,擺動有韻律,唱出來的佛號合和,這樣繞佛的團體形態真美。
我們每一天的早晨,從莊嚴的繞佛開始,就先調好我們的心,我們的口,我們的腳。念念是佛心,步步都是菩薩踏步,行菩薩道。
性情良善 勤除無明草
法在我們的生活分秒中,心中不脫軌,行動就會整齊,這都是在思想行動中。「思」字上面一個「田」,下面有「心」,所以「思」,人人心中一畝田,要用心去耕這畝田。我們按照時節規律去布種,按時灌溉、施肥,勤除草,加以四大調和,這一畝田一定是豐收。
不過,即使我們在這田地布下種子、辛勤耕耘,但是雜草生長得比種子新芽更快,如果不去除草,很快地,種子就會被雜草包覆。所以我們有了善心善念,就要趕緊培養我們的習慣,鍛鍊我們的習性,起心動念都是往好的方向去培養,這就是「修行」。
所以說,天有天氣,人有人的脾氣。我們說:「這個人的脾氣很好——『性情』很好」,「性情」很好,就是指這一片的土地很純良,種子就會長得又快又好。
習氣若是不好,就是「性情」不好,田地裡雜草多,播下去的種子敵不過頑強的雜草。所以,雜草如同我們的煩惱無明,旺盛的欲念,勝過了我們的善行。
各位菩薩,我們要時常練習說好話,說好話容易,要聽好話是難,好話要用心聽,把善法聽入心田裡,讓善種子一生無量。
(整理╱高怡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