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講/ 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10117開道鋪路留史跡
Carrying Tzu Chi's Missions On Our Shoulders
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天下大事勇承擔
開道鋪路育良才
傳承法源立典範
願行合一恆久長
二○○九年「八八風災」過後,為了讓受災民眾可以早日安身安生,慈濟志工與工程人員不分日夜、輪班動員趕工,終於在八十八天之內,就為他們打造了一座可以永久安居樂業的「杉林大愛園區」。
還記得災後第一個農曆年前,慈濟備辦了八十八件物資,歡喜慶祝居民入住新屋。房子裡除了有基本的裝潢,從客廳、廚房到寢室,大自電視、冰箱等電器,小至肥皂、拖鞋等生活用品,慈濟人都細心打點;屋內一應俱全,居民們只要帶著各自的換洗衣物,就可以在此開展豐富的生活。
真誠的心、善良的愛,足以克難
正興國中鍾莉娜校長分享:「八八風災那年,我在杉林國中服務,大愛村基地就在學校隔壁。我親眼看見慈濟人很團結、很努力,即使半夜十二點,在宿舍裡都還能聽見砂石車一輛接著一輛,行經學校外環道路到工地的聲音,難怪杉林大愛園區可以在那麼快的時間內就完成。」
歷史一定要真實,才能凸顯價值。聽見校長現身說法作見證,每一位曾經投入在杉林大愛園區付出的慈濟人,都不可忘記自己生命中曾經有過這段最美、最有價值的經歷。
因為出自一念真誠的心、善良的愛,即使遭遇再多困難都能克服。現在再回憶過去,那一年,大家為了在農曆年前讓受災民眾搬進新家,人人努力打拚,共同完成一件利益人間的美事,個個都是神通廣大的菩薩,真的很了不起!
科技發達,將我們帶上雲端去,剛剛說話時,有十二個國家地區、七百多條線路同步轉播,海內外慈濟人一同在線上學習如何作菩薩。
菩薩也是人間人——身處人世間,慈濟人同樣都曾有過悲歡離合的苦,歡喜、甘願、快樂的感受也全都經歷過——資深菩薩年紀大,期待大家相互勉勵、相互照顧;對於年輕的一輩,也要用心「箍」,好好示現人間典範行誼,將慈濟精神傳給年輕一代,用心陪伴他們行走慈濟菩薩道。
勇於承擔,有志一同,願年輕人擔米籮
慈濟志工蔡雅純分享:「感恩高雄榮董團隊接引,各個功能組師姑師伯的支持與陪伴,當我們最大的後盾,讓鼓隊的年輕人可以一直做想要做的事情。雖然過程中有辛苦,也曾難過、疲憊,但最後留在心中的都是感恩與感動。期待有愈來愈多年輕人加入團隊,共同為眾生做更多事情。我們想要用打鼓的雙手,守護靜思,傳承法脈,我們會乖乖跟緊緊,做師公上人您要做的事情。」
年輕人的這番表達,我真的是打從內心感恩!感恩資深菩薩陪伴、感恩年輕人發心立願,希望這股愛的力量能恆久堅持。
人生無常,時間一直流逝,但時間也能成就一切——五十多年來,慈濟人間菩薩道都是由這一群資深的慈誠、委員用經典鋪路,步步艱難、步步踏實地走過來的。
未來,路要愈開愈寬廣,就要倚靠年輕人繼續把路鋪平、邀請更多人同行;要發比過去更鞏固、更扎實、更大的願,要傳承慈濟精神,要將情拉得更長更遠,心心念念守護眾生,共同為未來固守佛教。
雖說身體老化是自然法則,但行腳來到高雄,聽見大家的分享,讓我再次提升對未來人間的希望。慈濟四大志業,這個米籮現在要分給年輕人去挑,期待看見大家都能擔得很穩——一肩挑二邊,叫作一擔;若能夠二肩挑四擔,這樣更好。
年輕人能勇於承擔、有志一同、敬老尊賢,代代傳承靜思法脈、慈濟精神,這就是我最大的盼望。
(整理/洪淑芬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