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/陳慶雄
生活教育就是人品道德的表現,受教育者假如品行不好,沒有道德,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價值可言?所以我們需要生活教育。生活教育,當然就是衣食住行,穿衣、吃飯、住的規矩、行動的方向等等這些品行,就是希望人人都能懂得生活的藝術。
其實,每個人的心靈到底在說什麼?心的聲音、心語,要表達什麼?我們聽不到。但是從他的穿著就可以看出端倪,這個孩子心無邪思,身在大學生活,心靈同樣純真,致力求學,衣服穿得端莊,將來畢業以後,也能養成這樣的習慣。
有一次宏都拉斯的副總統來訪,看到穿旗袍的委員,這件旗袍,她很喜歡。後來,又陪她到展示館,剛好培訓委員有八百多位回來,這個團體有四種服裝同時出現,所以我就當場向她說明:「藍上衣白長褲這套,我們稱作『藍天白雲』,在全球每一個國家,一旦有事發生,同時湧現出來的,就是這一群志工。他們所穿的就是『藍天白雲』。」
因為他們已經看過博覽會,到許多國家去救災的慈濟人,都是這樣的穿著,所以,她就頻頻點頭。我說,這就是現在在培訓中的,要經過兩年後,才能穿這樣的,我指向「八正道」的衣服給她看;接下來,有特殊場合就穿旗袍。
她一路走來,要離開時,在我們靜思堂前的走道,又有一群不同的制服,灰色的,我還是對她說:「這一套是環保志工服,他們是呵護地球的一群菩薩。」 所以我常說,整體美就建立在每個個體身上。穿著整齊的服裝,就表示有志一同。
穿著表達了心靈想要做的,人生的、生命的方向,所以希望在教育體也能這樣,從小學到大學,不論師生一律都穿制服,這是希望從小養成他們良好的習慣,將來出社會以後,他能懂得在什麼樣的場合,穿著什麼樣的服裝,這就是禮儀。美化人生的藝術要從穿著開始。
人生一期的壽命到底有多長?每一個人實在都很難掌握自己生命的長度,但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創造自己的寬度與深度,所以人生長短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要有深度、要有寬度。人不只是為自己的生活而求學,也不只是為自己的生活而就業,而應該要為我們的慧命來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