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包太虛志一同

0觀看次
A- A+

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—20210101心包太虛志一同
Harboring a Mutual Gratitude and Caring for the Land

圖/黃逸樵

法水潤心得深靜
消弭欲念好修行
自愛愛他護大地
傳承慧命志一同

在這樣的大時代,不管是氣候的嚴重性,還是加上這種瘟疫,我常常都會跟年輕菩薩說,你們是最有福報的,能在這樣的環境裡,聽見真佛法,而且將佛法實用在人間,一點一滴的生命點滴,潤濕這一片乾枯的心地。

遇見真佛法 讀書會交心

大家內心缺水,要用法水滋潤乾燥的心地,心如果滋潤了,不會讓灰塵颺起。

慈濟志工陳聰敏分享:「二○○四年,我成立第一個讀書會,慈濟的讀書會是一種『交心會』,想法有時候打結、想不開,就有地方可以聽法。」

「九年前,我家師姊突然發病,嚴重到親人都不認得,甚至會逃跑出去,找不到路回家,最嚴重的時間有九個月。那時兩個孩子還小,我一個人真的不知道怎麼撐過那九個月,幾乎是度日如年。」

「親人叫我暫時放下慈濟的事,我沒有接受他們的建議,繼續做環保、參加讀書會。尤其是讀書會,我去的時候,與大家有說有笑,分享法給大家,是讓我釋放心情的好地方,還好我沒有停,一路走來,還滿平順的度過那些年。」

心靜則安穩 善念益群生

只要我們的心靜,「靜」,如同湖深水靜,湖若淺,風一吹,水就會動。我們在這樣的團體,菩薩的道場裡,要培養一種很深、很靜的心,湖若深,水自然平靜,不會受到微微的風吹而搖動,這就是修行,也是內心深處的涵養。

佛陀告訴我們,眾生平等,我們要如何去呵護眾生?那就是完整的愛。虔誠可以感動天地,只要把人的心念轉化過來,消弭貪、瞋、癡的欲念,不斷地凝聚增長愛心,自愛愛他,大地自然也會呵護萬物,留給未來更長久、更豐富的資源。

人養護著大地,而大地運載著群生,只要我們給予它一個很和平的資糧--「愛」,自然人與大地之間,彼此感恩。

若人不覺醒,人間難以平安。所以我們現在的任務,慈濟宗門要立得正、道路要開得闊,人人要菩薩招生,廣招之後志同道合,共一法、同一家親,把我們的心連接起來,不就是心包太虛嗎?

點滴真心話 讓法世代傳

毫芒中,看不到、摸不著,我們的記憶,長長久久是毫芒中藏日月,「一粒米中藏日月,半升鍋裡煮山河」,過去我曾經說過的,現在大家再回過頭去看,我說過的每一句話,都是真實法,是師父五十多年來,句句與大家分享,點滴的真心話。期望大家共一道門,同一個方向,行在菩薩道上,這都是我從過去到現在,一直沒有放棄的心念。

所以,師父為何樣樣都知道,我的內心這片湖水從來沒有動搖,永遠保持乾淨清澈,與人無爭、與世無爭,與人間事亦無爭,所以這一輩子能夠保持到現在。

我最近一直對自己說,足矣!足矣!期待大家讓師父更「足」一點,就是要傳承慧命,法要延續下去,不要到此為止中斷,期待會更豐富。

我發心立願要把釋迦牟尼佛的精神廣傳人間,不是用說的,我還要做,要把大家帶到這條路上,哪怕剛開始是一條小路,也期待開闢成菩薩大道。

後繼的人還要再接再厲,人多力大,讓這條道更加開闊廣大。我們共同在這個道場裡,需要大家有志一同,「法髓相傳長慧命,如同身受感恩心」,不只是我對大家的感恩,你們也要如同身受,彼此感恩。

(整理/明萌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