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/徐郁茜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30922質淨美善祛無明
Embracing Truth, Goodness and Beauty
真誠信實履正道
質淨美善祛無明
處世無私覺智慧
心寬念純包太虛
⦾感恩「逆增上緣」
回憶過去的歷史,國際間多少災難發生?數十年來,慈濟曾因國際賑災而遭受諸多批評,但是大家還是安住自心,把批評當作助緣,提醒自己提高警覺,更積極為人間付出。
回首當年,我反而感恩,一路走來假如沒有這些助緣,可能也無法鍛鍊起現在這一艘禁得起風浪的法船,所以總是時時感恩、事事感恩。
慈濟慈善關懷至今已經普及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地區,慈濟人在每一個國家落地生根後,當地的慈濟種子就會萌芽、開花、結果,帶動出更多不分種族的種子,讓我很感恩。
「真」與「純」,是我做人的原則,內心純真,還要很「誠」意,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「實」實在在。純真、誠意、實在,更要「善」——期待每一位慈濟人無論身在哪裡,都要用善良與無私的心,在人間步步傳愛,讓慈善更加普遍。
⦾人文「法雲地」
上一回行腳到關渡,在人文志業的辦公環境裡感受到一分優雅和幽靜——這就是「質」,是很美、很雅的品質。
慈濟人文的「質」很乾淨、很自然,沒有私與偏;這分「質淨」是真人文、實質人文,不是口頭人文,處處充滿真善美,讓人很感動。
什麼是人文菩薩、真實菩薩?其實人人本具智慧,這分處世的智慧清淨無染、與佛同等,但是凡夫卻將這分「覺」知給模糊掉了,內心充滿無明。
現在我們已塑造出這麼美好的人文環境,希望邀請人人從無明的世界進到我們的家來,就像「法雲地」,不只清淨更有「法」,讓人人都能在這裡很自然的自我調理、自我釐清。
最近我常常說「有價值」,期待人文志業要更認真、更實在、更善、更美,做到讓人肯定我們是真實智慧的媒體,做到讓人家說我們很「有價值」。
慈濟人的「品格價值」,就是「品質價值」與「人格價值」。「質」很重要,把握時間,說對的話、做對的事,做好人與好事;只要做到讓人難以論價,那就是「無量」與「無價」。
雖然慈濟是佛教團體,卻對所有宗教都很尊重,希望導引人人走進真實道,指引人生的宗旨和生活的方向。
方向走得對,沒有壓力、沒有虧損,就會心寬念純。心開闊,沒有國境、人種的分別,只要有沙、有土的地方都是我們所要包含的,這就是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。
心,無形無相,心清淨、開闊、無邊際,沒有煩惱,這就是真實的智慧。請大家多用心。
(整理/洪淑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