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厚人文育英才

0觀看次
A- A+

攝影/吳明土


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20230917敦厚人文育英才
Education Mission: Nurturing Talents for the World

回首艱辛來時路
眾緣成就意真誠
敦厚人文立校風
合和互協育英才

⦾不自量力,來自不忍心

慈濟教育志業已經三十四年了!

當初因為有了醫院,但是缺少護理,所以便從護理學校開始辦教育。很感恩楊思標、杜詩綿、曾文賓等臺大教授、醫師們能夠相信我,聽到我要蓋醫院,他們以真、以誠陪伴在我身邊,不僅僅是護持醫院成就,更幫忙培養醫護人才,在我想來,這都是不可思議的因緣。

在那個時代,花蓮地區護理難求,為了培養護士,慈濟成立護理專科學校;緊接著還要培養醫師,所以就決定開辦醫科、大學、醫學院;既要辦醫學院,我也就很大膽的決定,乾脆辦綜合大學。

雖然我常說自己不自量力,但是因為地方有需要,我不忍心看到人們有病、有痛卻求醫無門,也不忍心花蓮地區的孩子年紀很小就要到西部求學;正因為有許許多多的不忍,才會有那一分的自不量力,很感恩這群醫王菩薩的發心與真情,幫著師父將醫療、教育起步來,一直到現在,步步走來都很艱辛,這一路陪伴我走過來的菩薩們,永遠都會在我的意識腦海中。

如今,我們的教育志業體從幼兒園、中小學,一直到大學、研究所、博士班等都一一完備,看起來很成功,但是人間永遠沒有「成功的盡頭」,因為成功是隨著時代不斷前進,期待我們要將人心會合起來,讓教育能與時並進。

⦾合和互協,為人間育英才

記得要辦大學時,我要求在校內必須茹素,不論學生或是老師都要穿制服。當時第一屆校長李明亮教授是從美國回來的,他告訴我:「師父,您辦這所大學的理想我們全都做得到,只有一項,能否不要限制穿制服?」

我告訴他,制服是第一視覺,能展現出學校與學生的品質,「我希望校園裡放眼望去,大家都是很乾淨、很整齊的形象;家長陪孩子們來學校報到,不用與我們互動,眼睛一看,心裡就會產生信心與肯定。這種第一眼的感覺與認識,就是人文素質。」

所以說來,樸素與真實,就是慈濟教育的品質。很感恩教育志業體的師長們,大家對教學都很認真,沒有聽過相互排斥或相互批評的聲音,總是人人相互讚歎、相互勉勵。正是這一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彌補,讓慈濟教育可以隨著時間推移而成長、健壯,讓人看了覺得很可靠、很有信心。

所以,雖然才華很重要,但內心的品質更重要,感恩師長們對教育懷抱著真與誠的態度,讓孩子們來到這裡就讀,家長們都很安心。我們的教育能辦到這樣,真的很不簡單!外界聽到慈濟學校,自然而然都會浮現出視覺跟聽覺的整體感受,這種感受就叫做「合和互協」。

慈濟教育不僅要為人間育英才,也是為人間培希望。過去的希望已經達到了,「現在」就是未來的希望,如今因緣會合,我們要把握生命的價值,在現在的基礎上讓它更穩定。

既然我們現在的方向和所做的事都是對的,腳步要更穩定,為未來做傳承,成為教育、醫療的磐石。做就對了!

(整理/洪淑芬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