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/鄭春金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30902歡喜承擔利人間
Giving: The Wellspring of Joy
甘願承擔心歡喜
利益人群真功德
納法奉行護大地
愛與希望見曙光
⦾困難事,甘願做就簡單
「九二一」地震過後,看到中部災區學校倒塌、學生露天上課很不忍心,一念心啟動,決定認領災區五十多所「希望工程」學校。當時只要想到大臺中地區受災的情況,就覺得心有戚戚焉,於是下定決心向全球慈濟人發布了援建學校訊息,果然也得到了十幾個國家地區的慈濟人提供援助,有不少人更遠從海外回來投入工程。
感恩慈濟人恪守崗位,雖然任務很複雜,但是有心就會成為「很簡單」——說簡單,其實只是因為一句話:「很甘願」。
當時責任很重,但是甘願承擔就會感到歡喜;一旦事情成就了,內心只有兩個字「功德」,所以師父要跟大家表達感恩。
「功」就是辛苦,「德」者「得」也;利益人群,付出之後記憶猶深,愈想愈明朗,心有所得、持久歡喜,這分內心所得到的法喜,就叫做「功德」,也是人生真正值得記憶的事。
回顧過去,現在聽到過去接受過慈濟幫助的孩子已經長大,在社會很有成就,我的內心總是感到一分的歡喜,覺得這就是我生命的價值觀——利益於人,真正是「功」而「德」,希望大家要好好地在心靈裡接受佛法,用心「信受奉行」。
⦾教育人才,成就社會希望
最近經常提生命的價值觀,就是要鼓勵大家:來到人間很不容易,世間無常事多,到底有什麼可以計較?要把握的是現在、要計較的也是現在。
每一個「現在」總是讓我很感恩,就如二十多年前慈濟人及時把握因緣投入「九二一」賑災援助,當時不僅僅是臺灣慈濟人幫助自己的同胞,國際間也有許多國家地區的慈濟人前來支援臺灣。
過去經常聽到,「慈濟都是救國際,為什麼不救臺灣?」我都會說,能健康平安救其他國家,這不就是我們的福嗎?去幫助別人,還是請別人來幫助自己,兩項要選擇哪一項?當然大多數人會選擇自己有能力去幫助別人。
回顧過去的發心,經常有人問我,「師父,您的錢在哪裡?」我都告訴大家,「錢在哪裡我不知道,不過我知道愛心在哪裡!只要有愛心,就有力量。」有人就有力,我期待人人抱持著:哪裡有辛苦、哪裡有需要,我們就應該要有力量去付出。
慈濟世界感恩事多,人間的希望在教育;教育做得好,才能成就好人才代代不息,才能為人間社會建立起了希望。
時光會過去,希望大家用心付出,將我們腳底所踏的這一片土地用愛心鞏固起來,共創愛的歷史。現在世間最令人擔心的問題就是氣候,氣候要如何能風調雨順?唯有人人虔誠。
期待校長、老師們盡心力教育孩子,讓現在的孩子、未來的年輕人都懂得呵護地球、愛護大地。
愛護地球要從愛護人開始,一個「愛」字,是最健康而安全的教育。
(整理/洪淑芬)